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8-12-24 15:59◆通訊員 盛學倫
綏江縣中城鎮(zhèn)紹廷村紅廟集中安置點地處大山腳下、紅廟溝邊,居住著周圍幾個村民小組搬遷安置在此的幾十戶村民,儼然一個規(guī)模不小的山間集鎮(zhèn)。
紹廷村21組組長謝應恩的家就在紅廟溝邊上,緊鄰紅廟小學。在距離這個小集鎮(zhèn)100多米遠的地方,建有一個紅廟黨支部和三角黨支部共用的黨員活動室,也是集鎮(zhèn)的文化活動室。謝應恩得意地說:“去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在這里搞了一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有我們的文藝骨干精心編排的節(jié)目,也有在校回家大學生登臺表演,自編自演,自娛自樂,整整干了兩個多小時,周圍的老百姓都來觀看,熱鬧得很,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地方最熱鬧的一次了。”
現(xiàn)年46歲的謝應恩是個致富能手,他搞過林下養(yǎng)雞,養(yǎng)過黑山羊,曾被縣上授予“優(yōu)秀科技示范戶”稱號,其養(yǎng)殖基地也被授予“優(yōu)秀科技示范基地”。2009年,他被村民選為村民小組長后,他的事情就更多了,帶領群眾發(fā)展種植、養(yǎng)殖業(yè),維修水渠、公路,開展脫貧攻堅……盡心盡責地履行著一個村民小組長的職責,是村民信得過的“當家人”。
同時,謝應恩還是個文藝活躍分子,他喜歡唱歌、跳舞,說“三句半”、打快板也是無師自通。在他家里,有上萬元的電腦和調音臺、音箱等設備。閑暇時間,他喜歡在自己家里“吼”上幾曲,這是他的業(yè)余愛好。在近幾年興起的直播、抖音等平臺上,他都有自己的賬號,還有自己的粉絲。周邊村民有大凡小事,謝應恩還可以帶領一班人去主持婚慶、表演節(jié)目,還挺有一點名星范兒。
2016年,謝應恩牽頭在紅廟小學操場跳廣場舞。他說:“我們最開始的一班人集資了近兩千元,縣文體局資助了我們1個音箱;沒有人會跳,我就從電腦上下載視頻,大家就對著視頻邊學邊跳。”深山里的廣場舞,常常吸引很多村民來看熱鬧,慢慢地,會跳的、來學的村民越來越多,最多時有60多人參加。廣場舞用電,就從他家免費接。除了冬天太冷不跳外,平時他們基本上天天都要組織跳廣場舞。
在紅廟,耍獅子是一項傳統(tǒng)的文藝活動,深受當?shù)厝罕姷南矏郏壳斑€有一群會舞獅的老藝人,只是多年都沒有進行訓練和表演了。去年,在謝應恩的帶領下,他們成立了舞獅隊,目前有10多名隊員,沒有經(jīng)費怎么辦,每名隊員集資100元,謝應恩集資1000多元。就這樣,舞獅的行頭就有了。他們利用農閑時間訓練,逢年過節(jié)就表演,為村民送上原汁原味的文化大餐。謝應恩自信地說:“我們要好好訓練,不能讓這個傳統(tǒng)的藝術丟掉了。”謝應恩曾多次參加市、縣組織的文藝骨干分子培訓,在縣文化部門的關心下還成立了舞龍隊,多次參加縣上的桃花節(jié)、龍舟賽文藝表演等,成為綏江縣一支不可多得的文藝宣傳力量。
筆者對謝應恩說,你是不可多得的鄉(xiāng)土文化人才喲,是真正的“文藝隊長”。謝應恩回答說,啥人才喲,還有人說我是“不務正業(y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