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06-20 10:11我老家在龍樹鎮(zhèn)古寨北門,是魯?shù)榭h水資源最豐富的區(qū)域,農(nóng)田灌溉條件很好,但生活飲用水卻供不上。北門片區(qū)包括3個生產(chǎn)隊(今村民小組)120 多戶人家, 只有兩口水井,一口在約 1.5 公里外的馬廠龍?zhí)叮鏊看笏|(zhì)好,旱、雨季水量平穩(wěn),但路況很差,是很窄的田埂路。一口井在村落中,叫施家井,用塊石砌成,深 2.5米,直徑 1.5 米,干旱季水量很小,人要下到井底舀水,裝滿后需上面的人用繩子提上去。干旱期間,與其說是去挑水不如說去等水,因為要排隊,一次挑水需要一兩個小時。只有那些老弱病殘或幼小的孩子愿意到這里挑水,身強力壯的人寧愿到馬廠龍?zhí)短簟?/p>
在我少年的時候,有一次去挑水就花了兩小時,真正嘗到了等待如煎熬的滋味,使人難以忘懷。從那以后,旱季我從不去施家井“等水”,都到馬廠龍?zhí)度ヌ簟2恍业氖怯幸淮卧谔羲貋淼耐局校谔锕∩纤ち艘货樱就八€一只,右手腕嚴(yán)重摔傷。
我受傷后 ,母 親 到 大 隊(如今的村委會)打電話給我父親,叫他回來。當(dāng)時在昭通縣(今昭陽區(qū))守望供銷社工作的父親第二天就趕來了,見我紅腫的手用布帶挎著,似乎才意識到這天天要吃的水是個大問題。于是決定在我家房后的土地上挖個水井,盡管沒有挖出水的把握也要試試,萬一挖出水來就千值萬值了,那就是一家人的福,就是左鄰右舍的福!第二天,性情有些急躁的父親請了鄰居來挖井,其實他們也盼望有一個方便快捷的飲水水源,所以大家都很樂意。
生活費等開支全部由我家承擔(dān),母親滿心歡喜,走4公里的路到龍樹鎮(zhèn)街上買菜,并把家里僅有的一塊臘肉也拿出來煮給大家吃。一群人挖了幾天,深度達(dá)3米多,卻沒有任何出水的跡象,由于沒有挖深井的經(jīng)驗和設(shè)備,擔(dān)心垮土等安全問題就停工了。停工那天晚上,他們垂頭喪氣。這時,不大講話的周大哥突然提出挖井新方案,他目不轉(zhuǎn)睛地望著我父親慢悠悠地說:“這水若要挖得出,除非換個地點,不知你同不同意?”
這話如同黑夜里突然出現(xiàn)的一道亮光,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去,良久,我父親才說:“這個想法好!但在哪里找呢?”“北面高埂腳那塊凹地你看如何?那里常年潮濕,肯定挖得出水!”周大哥滿有把握地說。父親清楚北面那塊地離我家房側(cè)一地之隔。“只要你同意和支持,地是我兄弟家的,包在我身上。”我知道,父親這次必須要慎重,千萬不能蠻干了。雖說他有工作,但一大家人的開支就靠他那點微薄的工資,家庭生活拮據(jù)。這幾天生活等開支了 20 多元,如挖出水還要買石頭支砌,少說也要 30 元,那將是他近兩個月的工資了。
最后經(jīng)大家到現(xiàn)場察看分析,一致認(rèn)為那里挖出水的把握很大,并且當(dāng)晚就把土地落實好了,于是第二天就接著挖。挖了兩天,挖深到兩米多就出水了,水量足夠周圍 10 多戶人家飲用。父親急不可待地舀一瓢起來喝了一大口,樂哈哈地說:“好水、好水,清涼甘甜!”當(dāng)晚,父親極其高興,買了兩瓶昭通“葡泉二曲”酒來慶賀,從不喝酒的他也喝了一點點。晚飯后,父親提出取個井名,方便今后叫。由于水井離我家近,又是父親倡導(dǎo)并出錢挖出來的,一個說取名“曹家水井”,可父親內(nèi)心淡泊低調(diào),不要這個名利,堅決不同意。最后周大哥說:“這水井挖出的泥土是白色的,就取個白泥巴水井咋樣?”父親點頭贊成,之后就一直叫白泥巴水井。
這個土里土氣的“白泥巴水井”,由于經(jīng)濟困難,僅對井壁作簡陋的石頭支砌,無錢用鋼筋混凝土封蓋。所以并沒完全解除大家飲水的傷心之痛,由于井上面是高坎,坎上是耕地,大雨時易沖進(jìn)泥土等雜物,水質(zhì)完全處于渾濁狀態(tài)不能飲用,這就需要清洗水井。清洗當(dāng)然要把渾濁的水舀干,把泥漿、雜物清干凈,后出的清水才能飲用。根據(jù)雨量頻率,年均(雨季)至少要清洗水井 20 次左右。在那點煤油燈的時代,可裝約兩立方米的井水只能用水桶提干,一般要大半天的時間。現(xiàn)在就簡單了,買個電動小水泵半小時就把水抽干。由于沒有封蓋,春天風(fēng)大,塵土、雜物吹進(jìn)水井,漂在面上,打水時要注意避讓。
1982 年,政府投資在古寨安裝了自來水,但當(dāng)時僅是集中供水,根據(jù)住戶情況安裝了20 多個供水點,家鄉(xiāng)人吃上了清潔衛(wèi)生的自來水,告別了吃水的艱辛。1992 年,政府又投資幾十萬元,把水管安裝到戶,家鄉(xiāng)人飲用水也像城市居民一樣方便了。之后政府又兩次投資數(shù)十萬元對管網(wǎng)進(jìn)行維修改造。
白泥巴水井由于長期不用,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復(fù)存在了,但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去看看,每次都會想起當(dāng)年挖井的情景,思緒萬千……
這個白泥巴水井就是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社會變遷的縮影。
來源:◆曹志光(作者系魯?shù)榭h水務(wù)局退休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