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19-12-24 10:19?
云淡天高,我們順著曲折的山路往上爬,心情也隨著天氣的好轉變得順暢、愉快。
單位同事們全擠在我的辦公室準備要張貼的“明白卡”,找洗出來的照片、找雙面膠。工作任務前些天的大會上就已明確:制作精準扶貧公示牌及人居環(huán)境建設工作、開展掃黑除惡工作、進行感恩教育。
那天的扶貧任務重,單位里空蕩蕩的沒幾個人,僅有的3輛公務車都開下鄉(xiāng)去了,我們只得租賃兩輛客運車。還在車上,就有人建議不去水富市兩碗鎮(zhèn)三角村村委會了,去了那里再往山下走,得花兩個小時才能到達紅巖村民小組。不如從橫江流過的山腳,順著山坡走,這樣可以縮短在路上耽誤的時間和空間。
師傅把我們送到兩碗鎮(zhèn)公路與去三角村紅巖村民小組小路的交叉口,已經11點了,肚子有些餓,附近原本是有個小飯館的,2019年12月4日那天卻大門緊鎖。我們只得挨餓去開展扶貧工作。
我是2017年才來水富市農業(yè)農村局的,不熟悉路況,只好由年長的同事帶路。
水富市農業(yè)農村局的同事唐主任拿了一個訂“明白卡”的鐵錘,我扛著內容完善的公示牌,一行人就往三角村紅巖村民小組所在的山上走去。我們穿過幽暗的竹林,視野就豁然開朗了。山上視力所及的西北遠方,有個挖掘機在作業(yè)。有碎石滾落,把被綠色植被遮掩的紅色山表裸露出,時有大石連續(xù)滾落,遠遠聽著像是春雷。昨晚橫江上游應是下了一場暴雨,蜿蜒流淌的橫江一改往常的靜謐、碧綠,顏色稍微有些泛黃。
路過一個栽種著砂仁的村莊,就來到了硬化好的公路上。順著這條公路一直往上,便可到達我們的扶貧點,可惜這條路從兩碗鎮(zhèn)鎮(zhèn)政府背后開始,只硬化了兩公里左右,往上還要走3公里的土路,才可到三角村紅巖村民小組,從那里往上再走4公里,才是三角村委會所在地。今年8月,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單位那輛性能很好的獵豹牌越野車可以從這里直達三角村村委會。今天是不可能的了,前幾天剛下了雨,路面被泡“軟”了。去三角村的公路有好多條,這些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之下,都陸陸續(xù)續(xù)地硬化了公路,唯獨我們掛鉤幫扶的那個區(qū)域,由于地勢等原因,至今還未完全硬化。因扶貧工作的緣故,這條路我是走了多次。
為了給長途跋涉增添趣味,也為了減短行走的距離,我們在硬化路盡頭的山溝處離開了公路,沿著有溪水流動的山溝旁的小路往上走。人越往高處爬就越發(fā)地吃力,攀爬過幾百米險峻的山路,看見了種玉米的山坡地。在我的常識里,看見了玉米地,就意味著離人家戶不遠了。結果等我們到了那里,有點失望。一條清澈的溪水從山中向下流過,耕地的四周又是杉木與青杠樹混生的森林,耕地上的玉米已然收割完畢,只剩下秸稈遺留在這山溝里,被風、被雨、被冷熱差異、被昆蟲、被微生物等外力所分解,成為來年莊稼的肥料。
這里只能算是陡峭山間的小小平地。我想回頭看看我們所來的小路,只看見了一小段,山勢陡峭。我們山對面的山倒是一覽無余,群山一層一層的,逐漸聳立。在山的那邊,就不是我們云南省的扶貧干部管轄之地了。
這個時候,已經是下午1點了。爬山耗費體力,一行人里只有同事高姐帶了一個雞蛋和一個橘子,她細心地剝好,一一分享給我們這幾個男同事。這個時候,這些平時再普通不過的食物,因量少而顯得彌足珍貴了。路旁和林中的薔薇科懸鉤子屬多年生灌木植物高粱泡結出了紅彤彤、誘人的果實,我們摘了充饑,像是回到了少年時代。
穿過長著野果的森林,我們聽見了犬吠之聲,看到了一個婦女站在公路上。我們終于抵達紅巖村民小組。到了公路上,我們一行扶貧干部做了簡單的分工。3個男同事往上走,廣哥和高姐往下走。男同事按要求走訪貧困戶、張貼公示牌,工作做得順利,肚子也越來越餓了。
我們從下往上,挨家挨戶把我們掛鉤幫扶片區(qū)內的工作做完以后,才開始返回。此時,同事接到電話說,村民老劉已經把午餐準備好了。原來,同事廣哥今早出發(fā)前,打電話給他的結對幫扶戶老劉,只對老劉說是來家里看看。老劉卻早早地把午飯做好,等著扶貧干部的到來。
我們加快了步行速度趕往老劉家,他們等不及已經開始吃飯了。我看了下表:下午3點30分。我們也不客氣地端起碗筷就吃。老劉很是熱情,給我們倒了白酒。扶貧工作,還有老百姓掛念著,我們都有些欣慰,端起酒杯敬了主人,一口飲了,用桌子上豐盛的食物把肚皮填飽。
同事駱哥說:“老劉,你太熱情周到了,我這都是第3次在你家吃飯了,謝謝了。”老劉說:“就是一頓飯,你們這些幫扶干部為了我們三角村苗族同胞的脫貧做了那么多工作,我都還來不及感謝,這一頓飯有啥子好感謝的,要說感謝我們應該感謝你們,感謝你們還掛念著我們山區(qū)的老百姓。你看看,這房子、路、電,哪樣不是政府出錢的?”
老劉飯桌上的一席話,說得同事們把今天爬山的疲憊都給消除了。
老劉的女兒在城里買了小汽車,老劉和他的老伴兒要去掛彩(給小汽車系上紅布),在我們的多次邀約之下,才同意坐我們的車進城。下山路上,老劉和我們談起他女兒買車的事情,一臉的驕傲。老劉的日子過得滋潤,明年這條經過他家屋后頭到三角村委會的公路硬化后,他去村委會辦事就方便多了,他的女兒也可以把車開到家門口。
一路交談,大伙的臉上都面帶笑容。下午西斜的陽光又傾瀉下來,照亮了村莊、河流、森林,也照亮了山腳那拉著長笛奔馳而過的火車。
(作者:廖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