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12-31 10:51?鎮(zhèn)雄縣按照“依法入學、就近入學和公開、公平、公正入學”的原則,全面做好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子女入學服務,讓他們上學無憂,幫助他們實現(xiàn)“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
魯家院子易地扶貧搬遷點一角。
“我轉(zhuǎn)學到了這個學校,同學對我很友好,老師對我很關心,我感到很溫暖。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很適合我,我很快進入學習狀態(tài),學習成績得到很大提高。”王定艷原來住在以古鎮(zhèn)麥車村,在以古鎮(zhèn)巖洞腳九年一貫制學校讀初一,離家較遠,讀書不方便。2019年7月份,她家從麥車村搬到鎮(zhèn)雄縣城南苑社區(qū)。按照鎮(zhèn)雄縣擬定的搬遷戶子女就讀方案和就近入學原則,她被安排到舊府九年一貫制學校就讀。談起現(xiàn)在就讀的學校,她感到很溫暖。
雄華小學。
舊府九年一貫制學校開通綠色通道,優(yōu)先安排搬遷戶子女入班就讀,確保符合條件的搬遷群眾子女來一個,接受一個,安排一個,解決搬遷群眾后顧之憂,讓搬遷群眾子女入學不愁、上學無憂。
鎮(zhèn)雄縣城南苑社區(qū)現(xiàn)在共有易地扶貧搬遷戶1129戶、5248人, 1101名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全部優(yōu)先就近安排到公辦學校入學。其中638名小學生按照抽簽方式分流在舊府小學和雄華小學就讀,結(jié)合兩所小學可安排的學位數(shù),盡量兼顧多子女家庭在一所學校就讀的需求,雄華小學安置了351名,舊府小學安置了287名;209名學前教育學生就讀于舊府幼兒園;242名初中學生就讀于舊府九年一貫制學校,實現(xiàn)了搬遷戶子女全部就近入學。
舊府九年一貫制學校校長曹明銀介紹說, 為了讓搬遷學生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學校安排老師聯(lián)系班級和負責這些學生的幫扶。每周幫扶教師都要把學生叫到辦公室里面進行談心、交流、溝通,關心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當發(fā)現(xiàn)學生有什么困難,特別是生活上有什么壓力的時候,老師及時幫助解決。
舊府九年一貫制學校一角。
“因為他們都是來自于比較偏遠的地方,很多學科,比如英語,他們小學就根本沒有接觸過,所以學習上就有一定的難度,我們就利用課余時間給他們補。經(jīng)過這個學期的努力,到目前,有一部分同學學習成績在班上屬于中間偏上,大部分都跟得上,只有極個別跟班上的同學有一定差距。盡我們的努力,讓他們盡快跟上同學們。” 舊府九年一貫制學校教師朱琴說。
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扶貧脫困的治本之策,更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最有效途徑。鎮(zhèn)雄縣委、政府要求全縣6個安置點所有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子女全部就近入學。為了確保易地扶貧搬遷戶子女有校可進、有書可讀,各相關學校正在做好準備工作。
(通訊員 吳長寬 吳長彬 碎金 申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