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3-03 10:48人的精神世界強大了,在面對困難與苦難時,總會想辦法、找辦法、有辦法勇敢地去戰(zhàn)勝困難與苦難。文化扶貧,歸根到底就是精神扶貧。文化扶貧工作的任務,就是幫助被扶貧者提高文化素質,壯大被扶貧者的精神力量。文化扶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扶志,要在其心靈種下脫貧致富理想的種子,培養(yǎng)其有志向、有斗志,有健全的人格,有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二是扶智,要幫助其學習和提高文化知識和技術技能,為在社會中參加生產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樹立大志,為美好明天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解決精神上的貧困問題,就是文化扶貧的根本任務。這一點,同文學追求的人文精神有殊途同歸的目的。所以,《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作為文學發(fā)展道路研究系列,開篇就用了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張煒的一段話:“昭通文學發(fā)展道路系列研究”出版,是重要的文化基礎工程,是對區(qū)域文學發(fā)展的一次深入研究和精細盤點。文學可以保養(yǎng)一方精神,促進一區(qū)文明,推進和建設有信心有詩意的生活。
《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編委把這段話放在這里,將昭通文學發(fā)展道路研究與當下文化扶貧理論研究結合在一起,開創(chuàng)了新思路,拓展了文化研究方向,十分難得。相信它是一部在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方面,具有理論性和指導意義較強的專著。我們有理由相信它在全國來說,也具有積極影響。
中國西南烏蒙高原,是山的世界,是具有革命傳統(tǒng)和紅色基因的熱土,在云貴兩省之間,包括云南昭通、曲靖和貴州畢節(jié)、六盤水四個地區(qū)。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原因,在這烏蒙山區(qū)存在著連片的貧困區(qū)域,是屬于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zhàn)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各地區(qū)各級各部門以精準扶貧、文化扶貧政策為導向,掀起了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戰(zhàn)斗高潮,進入了啃硬骨頭和攻堅抜寨的關鍵時刻。在這舉世罕見的偉大歷史工程中,昭通在文化扶貧工作方面開拓性地進行了農村文化扶貧研究,得到了全國各地數(shù)百位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由昭通文化扶貧工作者劉紹清先生主編的專著《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出版發(fā)行了。
《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由理論探索、思考啟迪、案例展示,風采瞭望、新銳視角、附錄六個部分組成,共四十余萬字。它的公開出版,無疑是在文化扶貧的偉大工程中,在擴大“昭通文學現(xiàn)象”影響與提高昭通文學發(fā)展道路研究理論的進程中,取得的又一大碩果。《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立足昭通,面向全國,從理論認識到實踐指導,從文化扶貧研究到地方文學研究,從地方文學發(fā)展道路探索到對新人寫作指導,從精神貧困到精神富裕的典型事例等等,所有這些都展示了在文化扶貧中取得的成果,可謂是一部文化扶貧研究的經典之作。
昭通精準扶貧工作成績突出,特別是通過創(chuàng)新文化扶貧“志智雙扶”的系列活動,讓貧困群眾對脫貧致富充滿信心、決心和期待。在幫扶貧困家庭學生方面,成績也很突出,尤其積極開展“愛心筑夢”幫扶活動,讓受助學生成為“自強、誠信、感恩”的優(yōu)秀學子,不但在大學學好文化知識理論,而且還不斷提高寫作水平,初步顯露“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風華,又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朝氣蓬勃滿懷希望。這些活動及其結果,在該書中案例展示和風采瞭望章節(jié)里,用鮮活的例子、生動的故事充分地展現(xiàn)出來,憑事實說話,向世界展示文化扶貧工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他們是新時代的驕傲。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古巴比倫、古埃及和古印度三個早已消失了,只有中國依然存在,產生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至今閃耀著人類文明的光芒。五千年延綿不絕的中華文化必有其深層的道理和智慧,它培育了民族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一定是伴隨民族文化的復興與民族精神的繼承發(fā)揚和提高。所以,文化自信是每個中華兒女首先要銘刻于心的思想意識,也是增強民族精神自信心的體現(xiàn)。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看待世界、社會、人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體系。中國人獨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讓中國人具有很強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時間,中國人民創(chuàng)造了舉世罕見的經濟發(fā)展奇跡,大力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飛躍,為解決人類社會發(fā)展問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解決人類貧困問題方面,中國的扶貧政策,精準扶貧、文化扶貧的有效實施方案,無疑也是為世界貢獻的一套中國方案。《中國農村文化扶貧研究》的問世,應該屬于這套中國方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作者簡介:范光明,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貴州省寫作學會會員,貴州省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學會會員,貴州省詩歌學會會員。 出版詩集《心靈之歌》、《風》、《莽莽高原》(2013年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shù)據(jù)精選),出版新詩理論《新詩十二論》(詩學觀點被多位學者教授博導引用)。有作品入選多部選本。現(xiàn)供職于貴州省六盤水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