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06-16 10:48“老子來這里是接我婆娘的,你們咋個不要老子過去,咹?”
“老子的婆娘還在小岸壩,要過來!”
“你們把路封了,老子的婆娘過不來,晚上老子睡起腳桿冰冷的,一點都不熱烘,老子都70多歲了,要是把老子冷生病了,你們哪個來負責!”
……
這是正月初三,也就是公元2020年1月27日下午,水富市政府履行國家一級響應,對縣城所有進出路口進行封閉時,一位70多歲的男性老年人在G247公路連接四川小岸壩翻壩新橋處罵罵咧咧的一幕。只見這位個子高高的老人拄著一根藤黃色的帶竹節(jié)型的拐棍,身穿著一件軍用舊大衣,敞開著,頭戴一頂黑色舊絨帽,怒目猙獰的臉上呈現(xiàn)出一種病態(tài)的黑色,稀牙縫裂又烏黑的牙齒一上一下激動地吐著白色的唾沫四處飛濺。他一會兒走到這幾位正在工作的工作人員面前憤怒地謾罵著,一會兒又走到那幾位正在執(zhí)勤的公安人員面前辱罵著,邊罵還邊用拐杖使勁地戳著硬邦邦的水泥地,槖——槖——槖——發(fā)出鏗鏘的響聲。在場的工作人員,除了有身著藏青色服裝的公安人員、一身普通服裝的社區(qū)工作人員,還有穿著黃條防彈背心的交警、一襲白大褂的醫(yī)生和護士,等等,大約十幾人,但沒有一個人對這位老人發(fā)火和回擊。他們只是靜靜地該做什么就做什么,絲毫也沒有因為老人的謾罵和辱罵而怠慢工作。后來了解到,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在之前對老人進行過耐心細致的解釋,但老人始終站在自己的立場考慮,認為封路就是大錯特錯,限制了自己過不去小岸壩接妻子。最后工作人員和公安人員索性就不解釋了,也不管他了,任由他在這檢查點惡言相向。
這是我親眼所見。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之迅猛、傳染之厲害,國人始料未及,也聞所未聞,于是全國范圍內很多省份都采取了一級響應措施,封鎖交通道路,限制人員流動,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水富,作為面向四川連接宜賓的云南北大門,雖然距離重災區(qū)湖北武漢較遠,無一例病例也無一例疑似病例,但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還是緊羅密布地采取國家一級響應,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要求所有居民待在家里,不能出門,如有必要出門,比如購買生活用品,也必須戴口罩。同時要求政府工作人員、社區(qū)工作人員、醫(yī)生、護士,等等全部上崗。
我,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小學教師,沒有接到任何任務,只能老老實實“宅”在家里,就如自上而下四面八方宣傳上所說,待在家里不給國家添亂,待在家里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不過,待在家里也沒清閑,除了看看書,間或用手機QQ或是微信定時向學校領導匯報自己及家人無異常情況。這是學校的要求,也是上級的要求。也時時關注著學校領導在微信群里、在QQ群里發(fā)出的每一條信息、每一個通知。領導在微信群里、在QQ群里一再強調,不準出門,不要亂竄,每天要如實匯報情況,不如實匯報要追責等等。
除了看學校的工作群,還關心著新聞,關注著朋友圈,看看疫情怎么樣了,每天確診多少病例,上升多少病例,上升多少疑似病例等等。當看到一個個簡簡單單的數(shù)字一天一個樣在不停上升的時候,心情無比的沉痛,因為這背后隱藏著病毒正在無情地侵蝕同胞脆弱的肌體。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祈禱那一個個冷冰冰的數(shù)字能一天天萎縮、再萎縮,直至消亡,中華大地呈現(xiàn)春天的微笑和生機,載歌載舞迎來明媚的歡聲笑語。當然,這也免不了看到一些形形色色的宣傳標語,如:
“現(xiàn)在如果亂跑,明年墳頭就扯草。”
“出來聚會的是無恥之徒,一起打麻將的是亡命之徒。”
“串門就是相互殘殺,聚會就是自尋短見。”
“現(xiàn)在請吃飯都是鴻門宴。”
“今天沾一口野味,明天去地府相會。”
“養(yǎng)老金能拿多久,取決于你最近出門的次數(shù)。”
……
說實話,對于喜好文字的我天天待家里,感覺有些無聊,很想為這次疫情工作做點什么,比如,到檢查點看看,實地了解情況后真真實實寫一篇抗擊疫情的工作人員們如何辛苦和付出。于是遇到了開頭那一幕。最后是兩名公安人員一臉微笑、態(tài)度和藹、語言文明、動作輕柔地把老人扶上車,用警車把老人送回家。
其中一名公安人員是這樣和顏悅色地對老人說:“老人家,你一直在這里罵,罵也罵累了吧,現(xiàn)在應該回家了,天這么冷,真怕你感冒了,你告訴我們你家住哪里,我們送你回家……”
疫情暴發(fā)期間,不同崗位上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奮戰(zhàn)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真的是舍小家為大家,忘我工作。而我在此期間做了什么?什么也沒做,什么也做不成,什么也沒做成。我只能“宅”在家中借著手機,關心疫情,關心所有醫(yī)務人員和參與這次戰(zhàn)斗的人員,從省外到省內,再到本市一個個熟悉的身影。我只能默默地為他們祈禱,默默地祝福他們,保重!保重!還是保重!同時希望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早日結束,取得勝利。
作者:唐永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