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0-12-03 11:31當前,一些基層干部面對越來越重、越來越新的工作任務時,都會大呼本領恐慌。干部有本領恐慌的意識本是好事,這能敦促自己不斷學習、充電,讓自己的能力、知識和專業(yè)素養(yǎng)跟上時代的需要、工作的要求,有利于基層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服務群眾能力的提升。
然而,筆者在基層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家雖然對本領恐慌有清醒認識,但不少人只是停留在嘴上。口號喊得震天響,行動落實輕飄飄,沒能真正“恐慌”起來,成為了口號式的本領恐慌。
口號式的本領恐慌,究其原因,有的是學思踐悟不夠,對政治理論和業(yè)務知識認識不到位、不系統(tǒng)、不深入,辦事憑經(jīng)驗;有的是“教條思想”在作祟,怕苦怕累、標準不高、經(jīng)驗不足,工作只圖過得去、不求創(chuàng)一流;有的是擔當精神不足,不想擔當、不敢擔當、不能擔當,對工作缺乏干勁、鉆勁和韌勁……
為了杜絕口號式的本領恐慌,確保干部不斷增強干事本領、提升工作能力,僅僅依靠個人自覺還不夠,還需要健全干部培訓教育、平時工作監(jiān)督和激勵考核機制,將學與用、獎與懲貫穿到日常工作中,督促每一名領導干部把工作崗位當作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平臺,成為熟悉專業(yè)的“活字典”、精通業(yè)務的“行家里手”,同時還要拿出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勁頭,遇事不找借口、只找方法,發(fā)揚綠葉精神、“螺絲釘”精神、“老黃牛”精神,用心用情把每一項工作做到最好。
作者?李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