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04-18 09:38牛街鎮(zhèn)林權糾紛調解現場。
從花果村回來,翻閱著辦公桌上的一摞信訪積案材料,彝良縣牛街鎮(zhèn)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郭昭永眉頭緊鎖,緊張起來。
看完信訪材料已是下午5點多了,其中一份引起了郭昭永的特別關注,上周在花果村九柱房村民小組調研時,村民向他反映過此事。
郭昭永2021年年底調到牛街鎮(zhèn)任黨委副書記。其間,他來到九柱房村民小組,原本是做一些日常工作的熟悉了解,在和大家的交談中,村民告訴他,自2010年以來,有3000多畝林地與三和村梅坪村民小組存在爭議。10多年來,經過鎮(zhèn)雄縣人民法院審理、市中級人民法院復議,也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處理。
郭昭永感覺到了事態(tài)的嚴重性。回去后,他多方了解,向林草站、司法所了解情況,得到的回復基本都是牽扯人數眾多,情況復雜,不好處理。
兩個村民小組因這3000多畝的林地糾紛,一到竹筍收獲季節(jié)就發(fā)生矛盾,派出所每年都要去出警處理。
認真查閱材料后,他覺得應該以林草站為突破口,把原始材料找到,同時也與兩個村民小組對接,要他們拿出依據。
九柱房村民小組提供了1983年的林權證和2008年的林權證,梅坪村民小組提供的也是1983年的林權證,額外還拿出了縣檔案局沒有確權的材料。他向檔案局咨詢?yōu)樯恫淮_權,檔案局的同志告訴他,說已經確權給九柱房村民小組,但不知啥原因,又批了幾個字:糾紛土地。
郭昭永仔細一看,兩個證都是真的,怎么辦?
隨后,郭昭永和副鎮(zhèn)長楊仕興帶隊,通知村民小組長選出一至兩個村民參與調解劃分工作,但前后來了二三十人。林地較遠,荊棘叢生,車只能到山腳,大家摸索前行。到了地塊后,呈現在眼前的是漫山遍野的竹林,兩個村的爭議林確實很寬、很誘人,一年的產值,單是竹筍就是上千萬元的收成。看見這一坡的山林,人群躁動起來,你一言我一語,爭執(zhí)不休,聲音越來越大,眼看局勢就要失控。
“我們大老遠來,不是來吵架的,是來解決問題的!”郭昭永給大家講起了六尺巷的故事。
“都是鄰居,很多還是親戚,有啥解決不好的矛盾?”“你們自己想一想,為了這點林地,常年干架,花這么多錢,爭來爭去,有啥意思?外人怎樣看我們,孩子怎樣看我們?”終于,人群安靜了下來。
“大家仔細看,你們兩個村的證都在這里了,證件也都是真的,大家都沒有錯,關鍵是要互相讓一步。”
調解工作沒這么簡單,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
經過多輪談判過后,兩個村依然你不讓我,我不讓你。花果村說他們的依據合理合法、有據可查,三和村說整片山林他們梅坪村民小組28家人經營管理了多年。
在山上的爭論毫無結果。
天黑了下來,再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下山后,在三和村梅坪村民小組,大家還是爭論不休,但態(tài)度緩和了很多。
做好飯菜的炊事員催了一遍又一遍。郭昭永說,問題解決不了不吃飯!
郭昭永告訴大家,這樣爭下去永遠都沒完沒了。
“大家想一想,一到采筍子時就要干架,有意思嗎?你不準我采、我不準你收,都想據為己有,又都無法合理擁有,傷了和氣、費了勞力,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臉上也無光彩呀!”
“誰都想荷包脹鼓鼓的,讓一讓一團和氣,多安逸!”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有所悟。
郭昭永和楊仕興趁熱打鐵,走到人群中,和大家嘮家常、講道理,經過一遍又一遍的釋法說理、耐心疏導,群眾的態(tài)度明顯緩和。
“其實,我們也不想這樣瞎折騰,分好了,對大家都好。”“鎮(zhèn)上的同志為了我們的事情跑上跑下的,還把新嶄嶄的衣服都刮破了,我們心里也真是過意不去。”村民代表說。
最終,在郭昭永、楊仕興他們的用心調解下,雙方達成共識,花果村約占一千畝,剩下的劃歸三和村。
至此,糾纏了兩個村十多年的林地糾紛得以成功調解。
簽協(xié)議這天,花果村九柱房村民小組和三和村梅坪村民小組的村民差不多都到齊了,在鎮(zhèn)、村干部的見證下,一式七份的協(xié)議上鋪滿了紅彤彤的手指印。
后記: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調解工作尤其難干。要想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最基層,必須公平公正,不摻雜任何私心雜念。必須尊重歷史、結合實情。必須依紀依法、用心用情,以群眾利益為重,多從群眾的角度思考問題,真心實意幫助群眾,全心全意服務群眾。只有這樣,才能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通訊員:吳君橋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