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7-13 10:37誠信就是要有諾必踐。要做到有諾必踐不容易,因為世間萬事萬物都在運動變化中,以不變求萬變,保證做到有諾必踐不簡單。要做到有諾必踐,就要立足實際,明晰事物內(nèi)在規(guī)律,客觀判斷事實。要做到有諾必踐,就要保持定力,具備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韌性,不為虛幻利益所惑。要做到有諾必踐,就要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腳踏實地,久久為功,行穩(wěn)致遠。
有諾必踐是崇高的個人修養(yǎng)。誠信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遠”以心相交,坦誠相見,就是建立誠信準則。在中國人的詞典里,誠信是一篇大文章。一個人,做到了有諾必踐,也就具備了誠信的品格,誠信是人生最大的一筆財富,誠信比財富更有用。
有諾必踐是傳統(tǒng)美德。在中華民族的人生信條里,誠信分量很重,被推重到極高的位置。信者,不疑也,不差爽也,誠實也。“言出由衷,始終不渝”。信字從人言,人言不爽,方為有信也。誠心之意也,以誠居心。必然誠實。處世端正,不誑妄,不欺詐者,是為信也。
有諾必踐是社會公德。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nèi)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把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作為公民的價值準則。做到有諾必踐就是崇德向善,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誠信于個人是立身立世之本,于社會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基石,是維持社會秩序的紐帶,是人際關(guān)系和諧的良藥,是推動科學(xué)發(fā)展的動力,也是民族團結(jié)進步的階梯。
昭通日報記者:范波
校對:彭曉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