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2-08-05 10:47我們經(jīng)過很多山,但真正站在大山面前時,我們立即變得十分渺小。走出昭魯壩子,一路穿行在神秘、險峻、綿延起伏的烏蒙群山中,到達藥山,我們要穿梭一座比一座高的山峰。
多年前的一個炎熱的夏天,我和伙伴們艱難跋涉上了昭通的最高峰——海拔 4041 米的巧家大藥山。
藥山在巧家縣境內(nèi),位于藥山鎮(zhèn)。這里,金沙江環(huán)流于藥山的西北,牛欄江縈繞于藥山東南,山體面積220平方公里,主峰轎頂山海拔 4041米,雄踞于滇東北群峰之上。1984 年 5月,經(jīng)云南省政府批準在此地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劃定保護區(qū)范圍 102平方公里。
我們從藥山腳下一個叫小村的地方開始了我們在天空的行走!
當我們拄著竹杖,拒絕村民為我們準備的烏蒙馬時。天氣晴好,13 匹馬一字排開蜿蜒上山后,我們看著似乎就在眼前的山頂,滿滿的自信,我們很豪邁。
走不了多遠,我們就后悔了。堅硬而滾燙的山石,讓我們登山的步伐緩慢下來。馬隊已經(jīng)走遠了,我們只好咬緊牙關,開始一步一步地丈量我們和天空的距離。
終于還是堅持不住了,我們站在一塊突兀的山石上稍作歇息,回望腳下的路,散落的村舍在腳下,我們似乎只是攀上了一個小“屋頂”。為了盡早抵達天空,磨磨蹭蹭后,我們還是開始了艱難的登攀。體能較好的先驅隊員已經(jīng)抵達半山腰,他們在山腰大聲說話,一陣山風將他們的話打斷,斷斷續(xù)續(xù)飄向大山的林木深處,有的飄搖向天空。我們互相打氣,在山上你追我趕,當我們逐漸靠近大部隊的時候,我已經(jīng)筋疲力盡。
汗水滴落在寒溫帶的一片草木上后,我們終于與大部隊會合。躺倒在草地上,松軟而略帶濕意的草地引起我們的注意。柴胡、黨參、貝母、天麻、蟲草、黃芪……當?shù)厝苏f起藥山上這些珍稀的中草藥名字時,我們才想起“藥山”這個字眼。“由高山櫟群落、箭竹群落、杜鵑群落和次生灌木叢組成的天然林區(qū)又煥發(fā)了生機;重新返回森林樂園的黑熊、金豬;重新獲得適宜生存空間的奇花異草,地道藥材;稀世珍奇、絕代風華的珙桐群落,是藥山為你們這些有幸光臨者安排的最真誠的禮儀。”同行的巧家一本地人這樣向我們介紹藥山的時候,我們都不由自主地仰望山巔。
藍天之下,幾朵白云悠閑地在山巔漫步。
匆忙喝點水,我們仰望越來越近的山頂,再次邁開了已經(jīng)沉重無力的步伐。
我們一行人中年齡最小的是個不滿4歲的孩子,他吵嚷著要下來徒步登山。走了一小段路后,他說:“我有點喜歡前面那匹棗紅馬。”機靈的他重新騎上了那匹性情溫和的馬。坐不了一會兒,他又堅持不住了,非要下馬走路。一行人只好一路輪換著背他上山。這時,天氣已逐漸變涼了。
據(jù)說,藥山的海拔每上升200米,氣溫就下降1℃。
疲倦的馬停下腳步時,我們已經(jīng)到了藥山主峰之下的大黑山頂。平整的草地上,草木豐茂,一腳踩下去,我們的腳背就被綠油油的青草覆蓋了。在野草的撫摸下,我們身體的疲勞一點點釋放在高高的山谷里。
風在云端,我們把風踩在腳下。
“走咯!”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我們又開始向天空前進。穿越天然林區(qū),以森林為魂魄的藥山所展現(xiàn)出的又是另一番景象:錯落有致的“V”形山,在傾斜的階地上刻畫出移步換景的無窮景致,沉浸在藥山神奇、美麗的環(huán)抱中,我們對天空已經(jīng)失去印象。
穿過山坳最后一個險坡,藥山主峰轎頂山突然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遠眺轎頂山,它儼然一位端坐參禪、意態(tài)安詳、妙相莊嚴的僧人。在轎頂山下,數(shù)十萬畝由多種植物群落組成的天然林,跨越山峰、郁閉溪谷,綿延數(shù)十里,各種珍稀動物、植物活躍其間。
登高遠眺,讓人不由頓生臆想:這茫茫林海,這萬頃碧濤,這點綴于林海碧濤中的姹紫嫣紅、萬類霜天,莫不是天空潑墨揮灑的一軸立意高遠、氣象萬千的丹青長卷。
顧不得疲倦,我們開始奔向高高的山巔。
山之巔,云卷云舒,空氣潔凈得沒有任何雜質(zhì)。驕陽當頭,微風徐徐。云朵下的高原神秘、空曠,熱烈的水汽飄蕩在山巔。
云在青天水在瓶,風舞心動,迎風而立,似有四方英雄來賀;極目遠眺,昭通城盡收眼底。有人笑傳,在轎頂山山巔可以隨風聽到遠方傳來的聲音……找個舒緩、低洼的地方狼吞虎咽一番后,我們開始搭帳篷。疲倦的馬在草地上遛了幾圈后,開始在南山慢慢啃草。
帳篷搭好了,天氣也慢慢轉冷了。
夜里,一陣緊似一陣的狂風翻越山巔,向我們襲擊過來;草地開始回潮,溫度降到0℃以下,很多人被凍醒了,蜷縮在帳篷里,不停地說話,以驅趕寒意。
冒著凜冽的寒風,我們爬上轎頂山,等候旭日破曉。太陽從群山噴薄而出那一刻,萬道金光瞬間點亮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藥山之巔的所有生命都在群峰之上迎接它。
上山容易下山難,我們是沿著藥山南端下山的。
沿途雄峻的大山、美麗的峽谷、旖旎的草甸風光,以及各種不知名的草本植物將春日的藥山點綴得風情萬種。
最奇的是山上百余個泉點清流不竭。最令人一見傾心、不忍離去的“大龍?zhí)丁薄靶↓執(zhí)丁眱蓚€冰川湖。大龍?zhí)兑驗椴豁樎罚瑹o緣得見。據(jù)稱潭邊有數(shù)十個突兀峭拔的巨石以潭為中心,呈不規(guī)則的同心圓排列。巨石色青灰,表面瑩潤光潔,質(zhì)地、紋理與當?shù)貛r石迥異,極為特殊。由大龍?zhí)断蚰闲屑s3公里便是小龍?zhí)丁P↓執(zhí)睹娣e萬余平方米,水深五六米,被兩壁排列成梯形的懸崖左右圍護。懸崖之上,紅彤彤的帝王杜鵑開得恣肆飛揚。小龍?zhí)吨行挠幸粔K石柱聳立,高出水面近 10米。石柱四周,又有18塊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的石頭參差環(huán)立,半沒水波半朝天。龍?zhí)稙a水口,左右崖若即若離,相距 10余米對峙,卻被一渾圓如球的巨石橫亙其中。小龍?zhí)队袃煞N靈異情景:臨潭的古柏上常有不知名的紅、綠色的小鳥在此棲息,每有樹葉、草莖飄落潭中,小鳥即飛銜而出,故潭水一年四季皆明凈無塵;如果有不安分的游客為尋開心而往潭中拋石頭,頃刻間便狂風大作、雷雹交加。有氣象學家分析,實是山巔空氣稀薄,易結成云層之故。轎頂山北,終年積雪,冰掛垂枝,銀裝素裹。山南,巖溶地貌發(fā)育,石峰群立,如筍,如柱,如獅跑,如虎跳,如持戟沖鋒的武士,如樓閣傷春的少女……
作者:楊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