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免费麻豆av|久久亚洲色WWW成人男男|十八禁无遮拦av|亚洲午夜一本在线|好看的亚洲中文字幕|无遮挡黄动漫视频在线观看|性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免费中文麻豆|白丝乳交内射一二三区|亚洲国产中文字幕精品,精品麻豆av免费,成人av无码国产在线一区,国产久久亚洲精品

點擊進入專題
 導航

李家花園:那一盆蔥蓮的相遇

 2022-11-10 10:35  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我的故鄉(xiāng)在彝良縣牛街鎮(zhèn)。牛街,那是一個兩山夾一江的小鎮(zhèn),小鎮(zhèn)因了白水江蜿蜒流過而有了水鄉(xiāng)的婉約與靈動,因黑山子和馬鞍山而有了大山的風骨和氣節(jié)。

小時候的我,是一個愛花之人,更是一個養(yǎng)花高手。不管是我種的玫瑰、月季、太陽花,還是菊花、山茶、牡丹等,每一株花都可以開得燦爛至極。比我大10歲的哥哥帶著他的朋友來家里玩時,大家都會被我這個胖墩墩的小姑娘種的花折服,他們的夸贊,讓我興奮了好幾天,特別開心和滿足。那時候,每天給花澆水是我的必修課,做完作業(yè)后給花松土、除草,這樣的生活于我而言充實不累。看到種子破土發(fā)芽,那種生命的綠色在陽光里瘋長律動,就像我的童年在希望和憧憬中成長著,拔節(jié)而上。

后來外出求學離開了牛街,長大后我到了別人的故鄉(xiāng)工作生活,校園附近、宿舍門口再也沒有老家門前的那一畦菜地,更沒有牛街那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暖和少雪,特別適合花草生長的溫潤氣候。忙碌的工作讓我很少再養(yǎng)花種草了,偶爾興趣來時買幾株種在盆里,也是歡喜開場,到后來了無生氣。我不知道,是不是那些花草世俗的生活讓我在浮躁中丟了耐心,失了純真,對那些花草再也不能溫柔以待,翹首以盼。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我在昭陽區(qū)工作生活已10年有余,此間我慢慢適應(yīng)了這座城市。

每一座城市都有獨屬于它的歷史和建筑,以及由此構(gòu)成的歷史街區(qū)。滄海桑田,歲月變遷。各條街道凝練、豐富、深沉,街頭巷尾的老城詩意浪漫立體。偶爾約上三五好友暢游其間,整個空間環(huán)境任你駐足流連,你會感受到陡街的青石板見證了無數(shù)古今之人的丈量,那中式的古建筑群里并不突兀的歐式洋房讓你理解了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多元,那街邊的老者抽著的旱煙,肉鋪里懸掛的肉食給你生動的古城煙火氣,撫鎮(zhèn)門、濟川門、趣馬門,還有那月牙路上只有歷史記載卻早已不見其形的敉寧門,讓你可以遙想古城曾有過的光榮與夢想。在不斷穿梭中,那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都成為了心中一道抹不去的風景線。

在這座城市生活得越久,我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愛這座城,尤愛古城里那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李家花園。我甚至一廂情愿地認為自己要擔起責任和義務(wù),把古城的美告訴更多的人,這樣才不負她的賜予。

李家花園位于昭陽區(qū)龍泉街道建國街36號,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修建,房屋坐北向南,占地面積約6000平方米,由照壁、左右碑亭、前殿、正殿、廂房組成二進四合院,正殿面闊三間16米,進深三間8米,高9米,單檐硬山頂,板瓦層面,現(xiàn)存碑刻七通。其中,四通記載李湛陽之太祖參軍政事務(wù)及其功績,一通記載修建經(jīng)過,兩通記載李氏田莊情況,均為清代光緒九年(1883年)進士陳榮昌書,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shù)價值。后來,李家花園劃給昭通市印刷廠作廠房,建職工宿舍,20世紀90年代企業(yè)改制,改制后的印刷廠老廠房和職工宿舍逐漸破敗,無人管理,隨著時間的流逝滿目瘡痍。李家花園儼然成了鬧市中一棟沉默寡言的老房子。

這幾天,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外出。農(nóng)歷九月初八夜,皓月當空。我爬上陡街,走進老城抬頭仰望星辰月亮,有一種月華如水浸老城的感覺。讓我不禁想起幾天前和幾位專家學者考察老城李家花園時,大家都抑制不住那份上樓的沖動,爬上那空地修建的印刷廠職工宿舍。如今人去樓空,四樓的樓梯鋼筋外露,搖搖欲墜,一棵花椒樹麻香擋道,斷然不敢上去。換個方向,走進一間老宿舍,斑駁的墻上掛著的辣椒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鮮紅,蟲蛀后只剩下一層薄薄的辣椒皮。曾經(jīng)的住戶不知是誰拙劣的繪畫技巧讓“公子不多情,佳人不蹁躚”;從清末民初的歷史人物再到新中國建設(shè)的“核電站”“挖石油”和“人造衛(wèi)星”,無一不彰顯著曾經(jīng)主人的家國情懷。有風吹過那漏雨的瓦房,那斷壁殘垣下飄來一股屬于遺棄的老房子特有的霉味,但似乎又感覺那吸入鼻息的不是霉味,而是歷史、光影和時間的味道。

三樓下樓的樓梯口處一盆不知名的花吸引了我們,葉子像青蔥,潔白的小花在狹長、碧綠的葉子襯托下顯得特別漂亮。每一朵花都由六片花瓣組成。那雪白、橢圓形的花瓣包著一個嫩嫩的金黃色花蕾。昨夜的雨水給了小花充足的養(yǎng)分,陽光下風一吹,隨風擺動,似乎在歡快地向路過的我們問好。借助識花軟件,知此花名曰“蔥蓮”。手機上顯示蔥蓮的相關(guān)信息,石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獨頭蒜似的鱗莖,每年9月開花百朵,花朵晶瑩剔透,錯落有致。

李家花園閑置多年,蔥蓮新葉間無數(shù)的枯葉讓我知道,因為無人管理,枯死后遇水又發(fā)芽茂盛,遇水茂盛了又枯萎的蓮生,歲歲又年年,朝朝暮暮。我在想,是一種怎樣的生命力讓它可以如此反復(fù)歷經(jīng)歲月彌堅后卻沒有凋落成泥?

就這樣邂逅了蔥蓮,相遇純屬偶然,但蔥蓮在老房子與野草共生,年年花開實屬必然。同行的朱良文教授說“你應(yīng)該把這盆蔥蓮拿回去給予照顧,才不負這一場相遇了”。在朱良文教授的“慫恿”下,我把這盆蔥蓮帶回了家。可我總覺得,縱然換了花盆,除了枯葉,卻沒了在李家花園初遇時的生氣與明媚。冥冥中,是否少了那個憑借一根扁擔起家的晚清“西南首富”李耀廷的庭院,其歸處再不是故鄉(xiāng)。

今夜,月華如練,攜一盆蔥蓮的心事,相思寄古城。惟愿,愛花之人惜蔥蓮,蔥蓮自得惜花人。

作者:李霞

審核:聶學虎   責任編輯:童博謠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昭通新聞報料:0870-2158276  
昭通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審  核:聶學虎
責任編輯:童博謠
標簽 >> 文化 人文 
捐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