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2-11-16 08:58“從11月8日開始,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居民一來電話他就往現(xiàn)場跑。”
這是魯?shù)榭h文屏街道文昌宮社區(qū)“兩委”和居民對社區(qū)監(jiān)委主任陳毅近段時間工作生活狀態(tài)的描述。
一個中年男性,身材中等,戴著口罩,眼窩里透著疲憊,卻又目光堅定。
這是記者在文屏街道文昌宮社區(qū)第十網格臨時疫情防控辦公室見到陳毅的第一印象。就是個普通的中年人,并沒有多特別。
“我是魯?shù)樘以慈耍衲?0歲,是文屏街道一名普通的基層干部。”
30歲?若不是陳毅親口說起,看他整個人的狀態(tài),儼然是已過不惑之年。
“從8號開始,他就住在社區(qū),每天干到凌晨12點以后,早上7點就又出現(xiàn)在街道上維護核酸檢測點秩序。”同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文昌宮社區(qū)第七居民小組組長鄒加平講述了這幾天里陳毅的工作狀態(tài),語氣中充滿了欽佩。
除了早出晚歸配合有序做好核酸檢測、治安巡邏等工作,陳毅還在發(fā)放物資的事情上盡心盡力。
11月8日魯?shù)橐咔樘幹瞄_始,文屏街道文昌宮社區(qū)迅速反應,統(tǒng)籌物資,準備向社區(qū)里3034戶8596人配發(fā)。這時,陳毅最先想到的是社區(qū)獨自生灶做飯的88歲老人夏開英。老人有聽力障礙,不會使用手機,他便領著醫(yī)護人員、提著清油和大米跑到老人住處,給老人做核酸、詢問生活需求,并同老人的兒子溝通怎樣安排好老人的生活。
“母親雖然和我們住在一起,但她一直堅持自己生火做飯。疫情處置期間,陳毅到我們家詢問母親的狀況,并送來了糧食和油。”在我們到達夏開英住處的時候,老人53歲的兒子王應昆走了出來。他和陳毅見面時,像兩兄弟一樣,攀談著夏開英當天的生活及精神狀況,絲毫沒有陌生感。
除了夏開英老人,對臥床不起的沈福妹老人,陳毅也及時送糧油、幫助她采核酸;對重病急需到昆明手術的居民,他及時和同事溝通,走程序、跑手續(xù),幫助居民迅速安全前往就醫(yī)……他對社區(qū)“家底”清楚,管理職責清晰。
“疫情發(fā)生,任何援助都與金錢無關。”
開展疫情處置工作時,陳毅除了有暖心地為群眾辦事之舉,還始終堅持公平公正。他說:“社區(qū)配發(fā)糧油米面的數(shù)量,都是根據(jù)各戶人數(shù)而定,不會偏向于生活條件好或差的居民。”正是這種端正的工作態(tài)度、積極的工作行為,為他贏得了群眾和同事的支持與配合。
本輪疫情處置工作,只是陳毅工作的一個縮影。魯?shù)?.5級地震時,他深入火德紅、龍頭山救援;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創(chuàng)建工作時,他白天游走于轄區(qū)內的25條街巷,進行群眾糾紛排查、衛(wèi)生盲點檢查,晚上則在辦公室健全工作臺賬,協(xié)助支書工作、協(xié)調群眾矛盾、沒空聯(lián)系家里……
在許許多多個平常的瞬間,陳毅卻用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和高度負責的工作精神,團結干群、認真負責,彰顯著一名基層干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堅決。
在理想信念驅動下,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各項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得到了群眾的肯定;在社區(qū)工作中,他把自己當作社區(qū)居民的親人,用心用情,為大家排憂解難,受到了居民們的喜愛;在基層工作上,他信念堅定,無畏苦和累,始終奔跑在為群眾利益奮斗的路上。
正如陳毅所說,他只是魯?shù)槲钠两值辣姸嗷鶎痈刹恐械囊粏T,他所做的事也是許許多多基層干部工作的寫照。他相信,只要每一位基層干部都用心用情工作,那么,無論是本輪疫情,還是其他任何困難,都不會使干部和群眾的關系疏離,只會讓魯?shù)樵谛抡鞒讨懈玫貓F結發(fā)展的力量。
昭通日報實習記者:馬純 文/圖
校對:胡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