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3-06-15 14:38又到一年粽香時節(jié),和老伴商量,我們什么時候包粽子呢?老伴說還早,再過幾天吧。
我家從來都是自己包粽子。一來自己做的干凈衛(wèi)生,吃著放心;二來舍得時間煮糯米,煮軟糯了才容易消化,不會引起腸胃不適;三來現在物質極大豐富,粽子的內含物也豐富多彩。除了糯米外,還可以添加綠豆、紅豆、火腿、紅棗、蓮子、葡萄等。吃的時候,各取所需,換著口味吃,不亦樂乎?
記得小時候,新米收獲季節(jié),外婆每年都會讓舅舅送一點糯米進城給我們。那時候,物質匱乏,糯米可珍貴了。好在外婆家住在灑漁河,那里是昭通壩子的“魚米之鄉(xiāng)”。每年生產隊都會種幾丘田的糯米稻谷,在完成國家的統購任務后分一點給社員。到過年的時候,用石碓窩舂成糯米粉,可以在大年初一吃一頓湯圓,寓意來年團團圓圓。糯米面還要留一點款待親友。外婆總是想方設法省出幾斤讓舅舅送進城里讓我們分享。
我們長大了,才懂得那是外婆給予我們的深深的愛。母親把舅舅送來的糯米留下一部分到來年的端午節(jié)包粽子吃。隔壁吳阿姨的弟弟也從鄉(xiāng)下送來了綠油油的粽葉。吳阿姨孤身一人,總會分一些粽葉給我們。母親便把糯米拿出來淘洗干凈,泡上一晚上。第二天,找出幾根長長的麻線,一頭拴在桌子的腿上,一頭捏在手里,然后教我包粽子。她把粽葉折成一個漏斗形狀,放進糯米,然后包嚴實,用麻線攔腰一捆,順著麻線往桌邊滾動,麻線就拴緊了。接著包下一個,再下一個……一個一個連起來,就形成了一串,粽子鼓鼓的尖尖的很漂亮。
粽子包完了,母親拿來一個陶土罐,把粽子放進去煮。那時候,沒有壓力鍋這么快捷。為了把粽子煮透煮糯,足足兩個多小時,濃濃的粽香味飄出來了,彌漫了整個屋子。嘴饞的我們幾姊妹總是早早就守在陶罐旁眼巴巴地看著,不停地咽著口水。等到母親把粽子拿出來,把第一串粽子用大碗裝了,讓我趕快給隔壁吳阿姨送去,回來才準吃。
這些年,端午節(jié)的粽子品種繁多,我們家的粽子花樣也與時俱進。每到節(jié)日,一桌子的粽子,一屋子的人,媽媽喜歡吃綠豆粽,姐姐說葡萄味的粽子不錯,哥哥說火腿粽子太香了,弟弟夸紅棗粽子味道好,妹妹高喊我還要一個原味的……一屋子的歡聲笑語,鄰居羨慕地說,你們家好熱鬧啊,于是,我們盛情相邀,屋里又多了幾個人,添了更多的熱鬧。
往事歷歷,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吃完午飯,拿出手機就看到有視頻說家長穿旗袍送孩子到高考考場,寓意是旗開得勝。我和老伴調侃,可憐天下父母心,什么年代了怎么還有人這么迷信呀?言未畢,觸及到了心底的一根弦,什么迷信呀?這是做家長的心愿啊。誰不愿孩子們事事順心如意,一帆風順呀。而我也是做外婆的人了,外孫女小榕今年也要參加中考了。中考中考,不也盼著“中”嗎?
聯想到了粽子、中考,我還等什么?拉起老伴就走,我們買材料包粽子去!
作者:焦樹青
校對:胡遠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