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6-27 10:48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是彩色的。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媽媽會用家里縫衣服的線給我和姐姐綁五彩繩,做法很簡單,挑選5種不同顏色的線理順放在一起,沒有華麗的編法,直接剪成合適的長度綁在手上,只要線不斷,就一直戴到農(nóng)歷七月初七才取下來。女孩總是愛美的,小時候沒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飾品,綁上五彩斑斕的彩繩,就像穿上了一身新衣,總要臭美好一陣子。
小時候不懂為什么要綁五彩繩,直到上學后才從書本上得知,五彩繩是端午節(jié)的吉祥物兼飾物,綁五彩繩寓意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表達的是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當時沒想那么多,只是覺得好看。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的童年雖生活物質條件不夠充裕,卻也是豐富多彩的。
記憶中的端午節(jié)是香甜的。
包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固定環(huán)節(jié)。在老家,端午節(jié)前兩天,就要把竹葉提前準備好。為什么要提前準備竹葉?因為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我的老家玉溪是用竹葉包粽子。村里的竹子不多,如果不先下手為強,那又寬又嫩又綠的竹葉就會被別人搶先摘了去。沒有好的竹葉,是包不出好的粽子來的。
剛摘回來的新鮮竹葉要放在鍋里煮一下,撈出來之后浸泡在清水里備用,這樣,竹葉就不容易破。糯米要先用清水泡三四個小時,待糯米變得白白胖胖的,就撈起來晾干水分備用。準備好竹葉和糯米,接下來就可以包粽子了。家里的粽子都是媽媽包的,種類很單一,要么全是糯米,要么就是糯米加幾粒花生,就如同她本人,簡單且樸實。
媽媽包的粽子沒有甜咸之分,不放任何調料,保持原汁原味,包好后直接放在鍋里煮,熟了之后便可撈出食用。小孩子多喜歡吃甜的,這種“樸實無華”的粽子我小時候也不愛吃,吃粽子時,總是要啃一口紅糖吃一口粽子,紅糖的甜、竹葉的清香、糯米的黏滑在唇齒間互相碰撞,美味在舌尖四散開來,香甜軟糯。
粽子配紅糖的吃法,我在永善縣永興街道馬路村駐村的時候也吃到過,只不過那里的吃法是把紅糖熬成糖稀,將煮熟的粽子剝皮后蘸著熬好的糖稀食用,甜味更濃。尤其是在肚子餓的時候吃上一個,瞬間就充滿了能量。我一直以為這種吃法在老家才有,沒想到在異鄉(xiāng)也能吃到和小時候一樣的味道,驚訝之余讓我倍感親切,也勾起了我的思鄉(xiāng)之情,突然很想吃一口媽媽包的粽子……
我想這就是節(jié)日的魅力,它總能勾起孩童時的記憶。盡管每個人的端午記憶都不相同,但在這一天,與家人相聚,一邊品嘗著美味的粽子,一邊聊天,這種平淡尋常的快樂卻是共通的,足以讓人回味一生。
作者: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