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08-01 18:09蜿蜒的苦豬河靜靜流淌,清澈的河水潤澤一方沃土,草木茂盛,空氣清新。然而,6年前的苦豬河并非如此。
1998年,楊敏從鎮(zhèn)雄縣嫁入威信縣雙河苗族彝族鄉(xiāng)楠木村。苦豬河流經(jīng)楠木村境內(nèi)3公里,對于這條河流她沒有太多的關(guān)注,好像臟亂臭就是它本該有的樣子。未承想,自己往后的人生際遇與苦豬河密切聯(lián)系。
2017年6月21日,昭通市印發(fā)了《昭通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從行政層面為河(湖)治理搭建起了市、縣、鄉(xiāng)、村四級河長大抓河(湖)治理的新格局。苦豬河從此開始改變,楊敏作為楠木村黨總支副書記,也參與到護河工作中。
2021年1月29日,楊敏接過楠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擔子,成為苦豬河楠木村河段的“村級河長”也變得理所應(yīng)當。護好苦豬河成為了她必須扛起的政治責(zé)任。
從參與護河到成為護河長,楊敏用腳步丈量這3公里的責(zé)任田。每周1次巡河是她的固定工作,每次巡河下來,她的運動步數(shù)總是位居微信朋友圈榜首,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又去巡河了,而苦豬河也用一河清水、兩岸青山作為回饋。
2022年11月1日,楊敏榮膺全國“最美河湖衛(wèi)士”稱號,她與苦豬河的故事也被人熟知。
變化,從叫“苦豬河”開始
苦豬河,有名字了。
2017年6月21日,昭通市印發(fā)了《昭通市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實施意見》,為保護好赤水河流域,作為赤水河的二級支流的苦豬河也在范圍之內(nèi)。為了更規(guī)范地管理,這條沒有名字的河流被命名為“苦豬河”,從豐田溝段到菜營地界段共3公里的河段為楠木村的管護段。
楊敏嫁到楠木村后,一直在楠木村完小當民辦老師,每月能領(lǐng)175元的工資。直到2004年,楠木村村委會缺1名婦女主任,經(jīng)過選舉,踏實能干的楊敏成功入選。“想為村民做點實事。”成為婦女主任的她工資從每月175元降為100元,但她從未在意,一干就是19年。
楠木村委會位于苦豬河岸,站在村委會廣場邊就可以俯視河流。污水、糞水直排進河里,垃圾隨手一扔丟進河……成為村民不經(jīng)意間養(yǎng)成的習(xí)慣,大家都覺得流水帶走一切。久而久之,河道內(nèi)垃圾漂浮、臭味熏天,沒人再愿靠近。
楊敏工作疲倦時,總喜歡站在河邊發(fā)呆。看著這又臟又臭的河道,時不時會冒出“要如何才能治理一下河道”的想法,但始終沒付諸實際行動。
“一張U盤下達河長令”讓楊敏想改變苦豬河的想法有了具體依托。而有了名字的苦豬河,好似也有了新生命。
苦豬河與S201省道同向并行,楠木村境內(nèi)沿線100余戶村民的房屋就建在苦豬河邊。夏天,大家都不敢開窗,村民們提起苦豬河都直搖頭:“又臟又臭,夏天蚊蟲很多。”
治理好苦豬河,保護好赤水河,成為了楠木村“兩委”不得不承擔的責(zé)任。此時,楊敏任楠木村黨總支副書記,積極參與河道的垃圾清理工作。
“開始時一天可以清理4噸垃圾,每次清理完大家身上都是臭味,清理難度很大。”說起剛開始清理河道時的場景,楊敏記憶深刻。看著一車車的垃圾被拉走,河道內(nèi)變得開闊起來,所有的辛苦都覺得值。
然而,一次清理換不來河水的徹底清澈,也換不來村民保護河流意識的覺醒。
“當時赤水河流域的保護不嚴,村‘兩委’干部偶爾去撿拾清理河里的垃圾,但始終治標不治本,管護效果也不好。”楊敏說道。于是,她在一次黨員大會上提出,以主題黨日活動開展護河行動的倡議,得到了全體黨員的一致贊同。于是,每月一次的護河行動在村黨總支的帶領(lǐng)下有序地開展了起來。楊敏知道,要想河流從根本上得到治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2021年1月29日,楊敏擔任楠木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也成為了苦豬河楠木村河段的“村級河長”。談到擔任“最小河長”的日子,楊敏隨口就說出來了。從護河員到護河長,楊敏接過了保護苦豬河的擔子,如何帶領(lǐng)村民治理好河流,讓一河清水出楠木,她有了更多的思考。
治理,從護河長帶頭
不甘人后的性格與想為家鄉(xiāng)做實事的心碰撞出人生別樣火花。
楊敏成為護河長后,全面承擔起了治理該河段的第一責(zé)任。
2021年5月,云南、貴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會分別審議通過了關(guān)于加強赤水河流域共同保護的決定和各自省份的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2021年7月1日起同步實施《云南省赤水河流域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的出臺,讓赤水河流域的保護工作上升到了依法治理的高度,也為地方開展河流治理提供了法律遵循。
《條例》一頒布,楊敏就立即對照學(xué)習(xí)。現(xiàn)在提到每一條《條例》內(nèi)容,她都能對答如流,那份被翻得破舊的《條例》仍放在她的辦公桌上。“《條例》為我們治理河流指明了方向,明確知道該如何做,要怎么做。”《條例》成為了楊敏在治理河流時的尚方寶劍。
除了自己學(xué)習(xí)外,她還通過群眾會、微信群、大喇叭、走訪群眾等途徑大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從源頭徹底治理顯得更加迫切。
一次,督察組反饋問題:“河內(nèi)有2條攔河壩不利于魚類回游;1個砂廠和磚廠生產(chǎn)污染水源,須拆除!”
“王大哥,為了保護好赤水河不得已要拆除你的磚廠和砂廠,希望你多多支持……”
“我家5口人就靠這個磚廠和砂廠生活,一年至少也要賺一二十萬元,你叫我拆除了靠什么來生活?”
……
由于拆除磚廠和砂廠沒有相關(guān)賠償,要做通王某某的思想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執(zhí)著而不服輸?shù)臈蠲粽J為,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
于是,她三番五次地上門與他交心談心,談赤水河保護的重要性、磚廠和砂廠對河水污染的嚴重性,護好苦豬河對楠木村的好處……一次次的耐心對話,終于打動了王某某,同意無償拆除。同時,2條攔河壩也得以順利拆除,圓滿地啃下了督察組反饋的拆除“硬骨頭”。
在苦豬河陽寺殿段,楊敏指著河中的一個小石坎說道:“那個位置就是曾經(jīng)的攔河壩所在位置。”如今,在藍天白云之下,清澈的河水緩緩地流淌著。
為了讓河流治理有持續(xù)性,楊敏帶頭制定了“拆建改治管”管護治理方案。
修建于環(huán)山子村民小組的楠木村集體資產(chǎn)有限責(zé)任公司生豬代養(yǎng)場,為了讓糞便達標排放,楊敏積極協(xié)調(diào)掛鉤單位威信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項目資金18萬元,新建了一口600立方米的儲糞池、新安裝固液分離機,在過濾后安裝6公里的管道,將糞水引到村民耕地中,無償提供給村民使用。
在代養(yǎng)場下面的三合頭等村民小組,白墻紅瓦的亮麗民居掩映在一片綠色之中,受到凈化糞水滋養(yǎng)的成片綠化樹郁郁蔥蔥、玉米等莊稼茂盛生長。
2021年,楠木村啟動農(nóng)村“廁所革命”,由于經(jīng)費有限,每戶只有1000元的補助金,與改造成本相差甚遠。楊敏與村“兩委”班子研究決定,用1000元購買材料,村“兩委”組織志愿服務(wù)隊義務(wù)幫助改造,成功完成了634戶旱廁改造,還在沿河建設(shè)了7座自然村公廁。通過努力,楠木村的環(huán)境變好了,污水排放也達標了。
楊敏自豪地說:“我們就是要把治理放在源頭上,不讓生產(chǎn)、生活污水直排河道。”
同時,楠木村積極開展十年禁漁禁捕,大力宣傳貫徹《野生動物保護法》和《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積極配合執(zhí)法部門打擊非法打魚、捕魚行為,嚴格落實“河里無人捕撈,市場無人銷售,餐桌無人食用”管理要求。近年來,楊敏累計勸阻和配合打擊違規(guī)打魚、捕魚共13件20余人次。
一項項措施的落實,成就了深入人心的河流治理方式。
守護,從楠木村出發(fā)
每一位村民都是護河員。
為了讓村民最終成為河流保護的主人,楊敏帶頭研究,制定了“1110”常態(tài)化管護機制,就是“1個責(zé)任單位+1個保潔員+10戶沿河村民”的管護機制。將沿河106戶村民劃為6個管護小組,在6名保潔員的帶領(lǐng)下按照時間節(jié)點開展護河行動。
在《村規(guī)民約》制定中,楊敏帶頭制定了“三有五不”保護公約,就是讓每戶村民都要有整潔的庭院、有規(guī)范的花池、有適當?shù)木G植;做到不亂扔垃圾、不直排糞污、不侵占河道、不違規(guī)搭建、不養(yǎng)成陋習(xí)。
在楊敏的努力下,楠木村建設(shè)了“家鄉(xiāng)美循環(huán)工作站”,將每月“逢10”日定為上門回收垃圾日,由村委會派出人員及車輛上門集中回收垃圾;她還協(xié)調(diào)了一些商家(超市)免費提供一些生活用品,在村委會建設(shè)了生活小超市,鼓勵村民將垃圾按可回收利用和不可回收進行分類,工作人員回收垃圾時按量進行統(tǒng)計積分,村民可以根據(jù)積分到生活小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同時,每月定期評定出一批“衛(wèi)生光榮戶”,增強了村民對河流的保護意識,也讓村民的主人翁作用得到了充分發(fā)揮。
豐田溝村民小組村民楊家會家居住在苦豬河邊,對于河流變化的感受最為明顯。“以前遇到下大雨,上游的垃圾就被洪水沖到岸邊,加之沿河村民直接將糞便排到河中,每到夏天臭味熏天,惹得蚊蟲到處飛,基本沒有人到河邊去。”
看著家門口的河流變得清澈漂亮,守護好苦豬河也成為了楊家會的心愿。楊家會說:“現(xiàn)在環(huán)境好了,經(jīng)常有人來河邊玩耍,我們都會提醒他們別亂丟垃圾。”偶爾看到河里有垃圾,她都會主動清理干凈。“守護好苦豬河,我們?nèi)巳擞胸?zé)。”
從一次清理四五噸垃圾到巡河一趟下來都沒有一桶垃圾的轉(zhuǎn)變,如今的苦豬河魚翔淺底,兩岸鳥鳴枝頭、水豐草茂,行走在楠木村,如同置身于天然氧吧。工作閑暇之余,楊敏都喜歡沿著河岸散步,她說:“現(xiàn)在一有空,我都會去河邊走一趟,坐在河邊吹吹風(fēng),感受與河水的親近,隨處可見的魚兒自由地游動,心里別提有多舒心了。”一路上,經(jīng)常遇到很多散步的村民。
2022年11月1日,水利部、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lián)聯(lián)合發(fā)文,通報第二屆“尋找最美河湖衛(wèi)士”主題實踐活動結(jié)果,楊敏成功入選。說到這項榮譽時,豪爽的她顯得有些害羞地說:“凡事都喜歡做在前頭,落后就擔心被通報批評,這樣會覺得很丟人。”
在楊敏等人的努力下,楠木村積極配合打造“赤水彩帶、生態(tài)廊道”,沿河道栽種金竹、白夾竹、方竹,3公里苦豬河岸線修復(fù)效果顯著,并在全村栽植綠化苗木6400畝,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
如今的楠木村,清新的空氣,翠綠的青山,清澈的河水,漂亮的民居,村民幸福的笑容時時在臉龐綻放,村民們正在享受著綠水青山帶來的持久紅利。
昭通日報記者 毛利濤 田朝艷 通訊員 白 芯 文/圖
視頻由威信縣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