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3-09-30 12:48學校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近年來,威信縣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傳承紅色文化為抓手,大力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斷提升師生文明素養(yǎng),老區(qū)各地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9月26日下午,筆者從威信縣水田鎮(zhèn)崖上石寨返回鎮(zhèn)上途中,正巧是小學放學的時候。花石路上總看得到結伴行走的學生們都十分小心地靠邊行走,見不到打鬧嬉戲者。但更令人驚奇的是,每當有車輛駛過,孩子們總會在路邊駐足“敬禮”,而過往車輛也大都輕按喇叭以表回應。
帶著感動與好奇,筆者隨即來到附近的水田鎮(zhèn)龍洞小學,經采訪了解得知,向過往車輛敬禮,是威信縣中小學生在接受紅色教育和道路安全教育中培養(yǎng)出的特有禮儀,已然成為孩子們在上學、回家路上的良好行為習慣。
“現(xiàn)在,我們上下學路上向車輛敬禮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希望叔叔阿姨們看到以后,可以減速慢行,也希望可以展示我們少先隊員的文明和禮貌。”龍洞小學學生余宏潔說道。
水田,是被紅色故事和革命精神浸潤的地方。1935年2月,中央紅軍長征從威信縣水田鎮(zhèn)關口坳進入云南,在這個叫雞鳴三省的地方召開了“花房子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成為“扎西會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厚重的紅色歷史成為了當地的底色。如今的水田和1935年相比,泥濘山路變成了柏油路、寬敞平房拔地而起,偏遠小鎮(zhèn)更是乘著豐富紅色資源的東風,邁步向“紅文旅”全域旅游發(fā)展,老百姓生活蒸蒸日上、越來越紅火。淳樸的老區(qū)人民心中,對黨更是有著不盡的感激。
“水田是革命老區(qū),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留下的紅色文化和紅色基因,所以我們結合紅色傳承、感恩教育以及講文明、樹新風等內容,教育學生在公路上行走時一定要自覺靠邊,對過往車輛行禮致意,保障行路中安全的同時,也希望通過這種‘交通禮儀’,提升老區(qū)人民淳樸、良好的對外形象。”龍洞小學安全副校長鄭方貴介紹道。
從學校出來,與在公路沿線開小賣部的當地村民查聯(lián)祥談及孩子們向過往車輛敬禮之事時,查聯(lián)祥滿是欣慰地告訴筆者,不管是汽車、卡車還是摩托車,娃娃們看到后都一定會停下敬禮。“老師教得好,學生學得好,我們水田的紅色基因傳承得好!文明新風樹得好!”
通訊員:鐵璘琪 夏沁 魯麗?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