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3-11-02 09:28有北京和上海的朋友在微信里對我說,吃了昭通蘋果,就不想吃其他地方的蘋果了!
我問:“當真?”他們回答說:“當真!”
這些朋友說的話并非虛言。不信你可以同時買幾個昭通蘋果和其他地方的蘋果對比著吃了試試看。
昭通的一些水果店里面也擺著不少省外,甚至國外進口的水果,那些水果看上去光鮮亮麗,但吃起來卻不是那么回事,要么寡甜,要么淡而無味,要么果肉老而柴。
我想說的是,最好吃的蘋果在昭通,昭通最好吃的蘋果產(chǎn)地之一在大村。確切地說,在昭陽區(qū)舊圃鎮(zhèn)大村村的夏家灣子。
在昭陽區(qū)灑漁鎮(zhèn)三臺村有棵蘋果樹王,種植于20世紀50年代,迄今已有70余年樹齡。與此對應(yīng)的是,夏家灣子種植蘋果的歷史與灑漁鎮(zhèn)三臺村、白鶴村同步。也就是說,夏家灣子是昭通引種蘋果最早的地方之一。在我剛記事時,村西大堰塘周邊就有大片的蘋果樹,當時較大的蘋果樹直徑就有20余厘米,我可以隨意攀爬而沒有絲毫晃動。如今取而代之的是遍地的紅富士,而非當年的金帥蘋果、紅星蘋果。
夏家灣子的蘋果汁多、脆嫩、甜而不膩,讓人百吃不厭。不是那種會讓人吃膩或吃厭的寡甜,也不是寡酸,更不是淡而無味。擺放在屋子里,要不了兩天就滿屋生香。蘋果大量上市的日子,走進夏家灣子,整個村子都是蘋果的甜香,真可謂走進了一個甜蜜的村莊。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水果以及其他土特產(chǎn)也是如此。要說明夏家灣蘋果為什么好吃,得從夏家灣的土壤和氣候說起。先說昭通的“大氣候”。
昭通地處烏蒙山區(qū),平均海拔2000米,屬中溫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溫差較小,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于果品糖分的形成。昭通沒有大型工業(yè)企業(yè),工業(yè)污染較小,大氣環(huán)境較為清潔。土壤多是風化土,多為黃壤、黃棕壤、紫色土、水稻土,呈酸性,是蘋果生長的優(yōu)良沃土。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條件和生態(tài)優(yōu)勢,造就了昭通蘋果肉質(zhì)脆嫩、甜酸適度、汁液豐富、清香宜人的優(yōu)良品質(zhì)。為此,中國農(nóng)科院果樹研究所在全國蘋果區(qū)劃意見中,把昭通定為全國蘋果生長最適宜區(qū)。
作為昭通蘋果大家庭成員之一的大村蘋果,更是擁有獨特的地理和氣候優(yōu)勢。
大村村隸屬于昭陽區(qū)舊圃鎮(zhèn),地處舊圃鎮(zhèn)西南部邊緣,距舊圃鎮(zhèn)政府所在地13公里。大村村屬于城郊丘陵山地地帶,土壤大多為風化土和黃土,富含有機質(zhì)和鈣磷鉀等微量元素。環(huán)形丘陵溝谷的地理條件,年溫差較小,晝夜溫差較大,光照充足,通風好,雨量適中的十分獨特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讓大村村(特別是夏家灣)出產(chǎn)的蘋果格外甜脆可口、汁水豐盈,咬一口滿口生津,營養(yǎng)物質(zhì)異常豐富。
到了中秋節(jié)以后,蘋果熟透,蘋果核附近聚集了大量糖分,昭通人稱之為“糖心蘋果”,更是甜蜜非常,誘人食欲。
大村蘋果有早熟蘋果、中熟蘋果和晚熟蘋果。早熟蘋果有神砂、2001等,六七月就上市;中熟蘋果有金帥等,八九月份上市;晚熟蘋果有紅富士等,十月份以后上市。不論早、中、晚熟蘋果,共同的特點都一個字——甜。
改革開放及土地承包到戶以后,蘋果樹也被分配到各家各戶。農(nóng)民群眾的生產(chǎn)積極性和熱情得到空前的釋放,20世紀80年代及21世紀初,夏家灣子蘋果進入產(chǎn)銷兩旺的黃金時期,現(xiàn)在已達鼎盛時期。每到蘋果豐收的季節(jié),夏家灣全村男女老少齊上陣,青壯年男女在果園摘蘋果,老人和孩子則負責在村里打谷場包裝蘋果。小山似的蘋果堆周圍坐滿了人,有的用量果器按等級分揀蘋果,有的用手帕大小的白紙將蘋果逐一包好,再放進蘋果專用箱的硬紙板格子里。一個格子一個蘋果,極為講究。
那時,村子里、果園里到處沸騰一片。買蘋果的、摘蘋果的、運蘋果的人熙熙攘攘,村頭的場院里被大小車輛堵得水泄不通。蘋果販子、經(jīng)紀人找農(nóng)戶成片成園地訂蘋果,交定錢,生怕晚一步就沒自己的份兒。
受蘋果市場利好的刺激,村民們種植蘋果樹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家家戶戶都紛紛上山開荒種植蘋果樹,村邊的口糧地、自留地也全種上了蘋果樹,既美化、綠化了環(huán)境,又促進了農(nóng)民增收。蘋果的旺銷,也帶動了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有的果農(nóng)放下鋤頭當起了蘋果經(jīng)紀人;有的當起了蘋果商人,自己收購蘋果運到省外甚至東南亞銷售;有的擺起了小吃攤;有的開起了飯館;有的當起了蘋果樹苗培育專家等。
當時,與我家不到100米之隔的地方就設(shè)置有蘋果管理站,管理站常住著一個從山東煙臺聘請來的身材高大的姜師傅,專門負責研究蘋果病蟲害防治及指導蘋果種植和管理。記得管理站門口設(shè)置有一個誘捕害蟲的裝置,一到晚上,姜師傅就把燈光打開,吸引成千上萬的蟲子飛撲而來,紛紛落入水里,達到無公害誘殺害蟲的目的。每天晚飯后,到蘋果管理站看“飛蛾撲火”,與姜師傅聊天,成了村里大人小孩樂此不疲的必修課。當年夏家灣蘋果的火爆由此可見一斑。
由于晝夜溫差大,導致昭通蘋果外表略顯粗糙,大村蘋果也是如此,所以大家都把昭通蘋果稱為“丑蘋果”。但這“丑”也是相對的,并非難看到你無法忍受的程度,只是沒有像其他地方的蘋果要套袋,要多打幾次農(nóng)藥,以保證蘋果光潔粉嫩的外表。大村蘋果出于環(huán)保和健康的考慮,大多未套袋,盡可能少打或不打農(nóng)藥,因此其外表就像飽經(jīng)滄桑的大村人,顯得有些粗糙。就像有的人喜歡涂脂抹粉,有的人喜歡素面朝天。涂脂抹粉的人,洗盡鉛華后,可能會嚇你一跳;素面朝天的人,則可能有十足的內(nèi)涵和底氣,不需要刻意粉飾。
外表樸實無華的大村蘋果,只要你咬下第一口,絕對會忍不住咬第二口、第三口……吃了幾個,依然意猶未盡,贊不絕口!
我喜歡吃蘋果,尤其喜歡吃老家夏家灣子的蘋果,實在是因為大村蘋果總是讓你食之不厭,天天都想吃。女兒上大學后,除了想家,就是想吃昭通蘋果。
我喜歡吃蘋果是因為蘋果甜美可口,可以充饑、解渴。每次外出,我的行囊里都要裝上幾個家里出產(chǎn)的蘋果。在異鄉(xiāng)能夠吃上一個故鄉(xiāng)的蘋果,更是舒心爽氣,解饞至極。吃著蘋果,每每就會想起故鄉(xiāng)的許多人和事,吃出別樣的鄉(xiāng)愁。
吃著昭通蘋果,也許會突然想:原來人生居然還可以這么甜!
作者:夏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