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4-01-16 09:16近日,彝良縣在浙異地職業(yè)技能水電工“雙證”培訓試點班的53名學員通過15天的緊張學習,成功通過考試,圓滿結業(yè)。學員們除取得人社部門頒發(fā)的技能等級證書之外,還能獲得應急管理部門頒發(fā)的特種作業(yè)操作證,廣大務工群眾對本次培訓高度認可,紛紛點贊。
從彝良到浙江嘉善,跨越兩千多公里,遙遠的距離無法阻擋彝良縣委、 縣政府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初心。彝良縣嚴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和人社部門關于“提技能、促增收” 的工作要求,以黨建引領就業(yè),深入彝良外出務工群眾聚集的浙江嘉善開展水電工“雙證”培訓,將培訓端口前移, 破解了務工群眾無空閑時間返鄉(xiāng)培訓的難題,進一步提升在外務工群眾的技能水平和就業(yè)質量,切實提高了群眾的務工報酬。本次培訓是彝良縣打造“彝良水電工”勞務品牌,擦亮彝良務工就業(yè)名片,提高農(nóng)村家庭經(jīng)濟收入,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蓄勢添能的一項重要舉措。2022年以來,彝良縣共計開展異地水電工培訓550人。
彝良有在浙務工群眾7.2萬人,全縣從事水電行業(yè)的務工群眾有2萬余人。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水電工的技能培訓工作,縣人社局、在浙流動黨總支和駐浙就業(yè)服務工作站精心組織開展培訓。
在外務工群眾的培訓需求十分迫切。本次參訓學員為彝良在浙江、上海、江蘇等地的務工人員,部分學員每天提前下班,驅車一百多公里參加培訓。盡管參加培訓非常辛苦,但學員們的培訓熱情依然高漲,他們的口號是,“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辛苦付出換得收獲滿滿,他們拿到“雙證”后,崗位選擇更多,務工收入每月至少增加500元。
培訓結束后,很多學員都為自己能堅持到最后而感到驕傲和自豪,他們自信地說:“沒有困難的工作,就磨煉不出過硬的技術和勇敢的打工人,我們‘雙證’到手、就業(yè)無憂,將在新的務工長河中畫出更美的畫卷!”來自彝良龍海鎮(zhèn)龍海社區(qū)的致富帶頭人任宗進夫婦興奮地說:“我們都是熟練工,但沒有操作證公司不準上崗。很早就想考‘雙證’了,一直沒有時間。現(xiàn)在好了,有了‘雙證’,我能夠在公司承接更多的工程 ,不再受電工證書 的限制。培訓時間雖然長了一點,但非 常值得。”來自彝良柳溪苗族鄉(xiāng)茶坊村的羅興雨說:“去年在工地上做水電,沒有技能等級證和操作證,工資待遇不是很高。今年聽說政府到這邊來組織培訓,可以免費考‘雙證’,我利用下班時間趕來參加培訓,時間長一點沒關系,只要能拿到‘雙證’,以后務工收入應該是非常可觀的。”
據(jù)悉,下一步彝良縣將持續(xù)圍繞 “彝良水電工”“彝良滬滇建筑工匠” 等勞務品牌的打造,加大異地職業(yè)技能“雙證”培訓力度,奮力促進務工群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yè)。
通訊員:羅孝全 陳永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