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4-03-03 11:06從云中苗寨返回昭通古城,已臨近中午,同行的朋友提議我們?nèi)テ肺尔}津美食。鹽津是中國有名的“一線城市”,雖然我沒有去過,但我知道鹽津產(chǎn)鹽,因鹽得名,因鹽興市,這和我的家鄉(xiāng)五通橋相似。這些年,我一直在云南走動,通過美食了解云南的人文風(fēng)情、地域文化。誰會拒絕在舌尖上與美食的浪漫邂逅呢?朋友的提議正好彌補我沒有去過鹽津的遺憾。
有這樣一種說法:在鹽津,要做的事很簡單,要么在吃飯,要么在吃飯的路上。開車的師傅直接把我們送到一家叫“鹽津大廚”的餐館。在昭通就餐,最好選擇家常小館,它以好玩、好吃、好喝、好看聚集人氣,而這家“鹽津大廚”食客太多,顯得非常擁擠,好在朋友事先電話訂好了包間,只等服務(wù)生上菜。盡管朋友是這家餐館的常客,但店主實在顧不過來招呼我們。
前一天晚上,與朋友一起吃飯時,他就知道我是個“吃貨”。他說:“鹽津人太會做吃的了,在鹽津一定要學(xué)會吃。”我雖然沒有去過鹽津,但昭通的“鹽津大廚”貨真價實。朋友在宣傳部門工作,即使閑聊,也不忘記推介家鄉(xiāng)的美食。好的美食不僅僅是讓人過足口癮,更是一次飲食文化的學(xué)習(xí)、體驗,我與朋友漫無目的地閑談起鹽津美食的淵源。
開始上菜了。由于服務(wù)生沒有報菜名的習(xí)慣,所以每上一道菜,我都會向服務(wù)生打聽菜名,于是,我便記住了鮮嫩魚、金絲牛肉、魚躍龍門、滋補烏雞湯、鹽津特色黃燜雞、高山筍尖拼盤……幾個家常菜擠滿了八仙木桌。各種各樣的風(fēng)味小吃,地地道道的特色美食,滿足了我跳動的味蕾。
朋友與我認(rèn)識不足兩天,但他的熱情讓我感受到了“老朋友在身邊”的溫暖。他先用湯勺為我盛了一小碗烏雞湯,接著說,鹽津烏骨雞被稱為“烏蒙珍禽”,湯清味美,肉質(zhì)細嫩,營養(yǎng)豐富,享有“食為肉之首,藥為肉之冠”的美譽。我發(fā)現(xiàn),他的臉上有一種昭通人對家鄉(xiāng)飲食文化的自信。
我淺淺地抿了一口烏雞湯,果然味美,“吃在鹽津”之贊譽確實名不虛傳。這時候,我看見妻子在悄悄轉(zhuǎn)動桌盤,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想嘗嘗其他的美食,尤其是羅漢筍、方竹筍、慈竹筍、苦竹筍之類的蔬菜。朋友又說,李老師,鹽津素有“滇川門戶”之稱,鹽津的飲食文化兼納川滇黔三省的精髓,鹽津菜和四川菜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且又獨具一格,對菜的講究,對味的把握,強調(diào)川菜的麻辣鮮香,追求口感鮮、淡、純、厚的雋永。朋友這話不假,因為我記得詩人于堅說過:“鹽津這地方行政上屬云南,文化心理、生活方式卻屬四川。”
鹽津?qū)贋趺缮较担募厩嗌綋泶洌普粝嘉担小疤烊谎醢伞钡拿雷u。因為山多,山上野豬、野兔、野雞等飛禽走獸時現(xiàn)蹤跡,竹筍、野菜等野生植物漫山遍野;因為田多,田里泥鰍、黃鱔、田螺等可食之物俯首可見;因為河多、山澗多,河中、山澗里溪魚、河蟹、黃辣丁等水生資源品種繁多;因為空地多,空地上可以種植各類果樹和各種蔬菜,同時,還可以養(yǎng)豬、養(yǎng)雞、養(yǎng)鴨、養(yǎng)鵝等,得天獨厚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了豐富的食材資源。如果沒有良好的食材,即使是身懷絕技的名廚,也無法做出讓人交口稱贊的美味佳肴。
昭通人飲食習(xí)性自有獨到之處,飲食文化也自有一份淡然情懷。這家名為“鹽津大廚”的餐館,既有名廚名店招牌菜,也有尋常百姓家常菜,如油辣菇、猴耳菇、茶樹菇、牛肝菌、三大菌等,脆瑩香嫩,爽口養(yǎng)胃。尤其羅漢筍在國內(nèi)一直被列入高檔蔬菜之列,素有“菜中靈芝”之美稱,解除油膩,健脾開胃,成為最受歡迎的佳肴。我特別喜歡酸菜米豆湯、黃姜豆花,它們都是選用本地原生態(tài)的食材加工而成,色香味極佳,菜品典故意味深長,成為飯桌上的談資,把鹽津人的柔情一展無余。
美食當(dāng)前,我也顧不上斯文,狼吞虎咽起來。午飯后,我們還要返回昆明,妻子已顧不得體面,開始打包,我知道她要把鹽津特色美食捎回家。然而,大包小包卻裝不下鹽津菜滿口盈香的滋味和我心里最美的時光。
作者:李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