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2024-11-01 10:23在昭通古城的核心區(qū),位于挑水巷和廣東會館之間,有一組建筑群落,叫遲家大院。
之所以說是一個群落,是因為這處建筑不是孤立的,也不是由一兩個院子組成的,它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規(guī)模。
我曾在文化部門工作過,聽說過遲家大院,但遲家大院在哪里,有多大的面積,與會館、家祠有什么區(qū)別,因為沒有去深究,很多都說不上來,包括這個大院主人的情況,也不了解。
這次寫《走近古城》這個系列,才發(fā)現(xiàn)遲家大院不得不寫,或者說值得一寫,這是古城存在的另一種形式。
在我的印象中,遲家的房子位于北正街上,一些自媒體上的文章介紹說,遲家在北正街上有20多個鋪面,我也了解北正街曾經(jīng)叫炭市街,與大局街相連的那個巷子還曾叫藥市,在古城的中心位置,能夠擁有這樣多的商鋪,用我們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一個大企業(yè),而商鋪的主人必然是個企業(yè)家。
2023年以來,政府對昭通古城進行修繕,遲家大院是其中之一,這有點出人意料。遲家大院為什么被列為最先搶救性修繕的近代建筑,而且與廣東會館一起最先向市民開放,遲家大院的主人是誰,遲家大院里保存著什么樣的歷史文化信息,我查閱相關(guān)資料,并走進已開放的大院,得到了以下信息,與讀者分享。
遲家大院坐東向西,有兩道大門。前門藏在挑水巷中段,與廣東會館毗鄰,因為門上沒有刻字,而且常年被關(guān)閉著,不要說普通的市民,就連我這個在文化部門工作的人,也不知道。它的后門則在北正街,為一幢兩層樓的懸山頂式木結(jié)構(gòu)建筑,給人一種錯覺,認為這里才是遲家大院的主體。
遲家大院的前院已經(jīng)修繕好了兩個進院,小巷深處,被青磚圍墻鑲起來的宅門在某一天突然被打開,而且剛好位于挑水巷向北轉(zhuǎn)折的地方,門口臨時豎了塊“遲家大院”的牌子,你會不自覺地走進去。因為昭通城的地形地勢,遲家大院的屋基并不是平的,而是東高西低,如果回想其建設(shè)當初,肯定是一個緩坡,這樣的宅院建起來,一進會比一進高,有步步登高之意。
大院里的宅子,根據(jù)功能分區(qū)為客廳、住宿、辦公、家祠、商用等。從西門進入,拾級而上,是一個大平臺,平臺對面和右面是兩堵照壁,一面畫有花鳥蟲魚,一面則是一個巨大的“福”字,除了兩面的山墻和過道,主體部分都是木結(jié)構(gòu)。
如果你細看,你會發(fā)現(xiàn)屋頂上的瓦當與別處的有些不一樣,因為瓦當上燒得有字,四個篆字下窄上闊分布在圓圓的瓦當內(nèi),經(jīng)書法家仔細辨認,這四個字是“從吾造居”。望文生義,居,居所,或居室也。造,即建造。“從吾”顯然是人的名或字。可以這樣理解,這些瓦當應該是由一個叫從吾的人為建造自己的居所而燒制的,顯然,“從吾”即出錢燒制瓦當物件的業(yè)主,也是這個宅院的主人。據(jù)說,當初進入這個宅院的人們還能看見院子里的花盆外沿也同樣燒制有“從吾”二字,進一步印證了“從吾”為人名。
據(jù)相關(guān)史料記載,遲家大院的主人叫遲興周,是晚清至民國年間昭通的頭號富商。遲興周又名遲從吾,自幼習武,年長時參加過李耀廷在魯?shù)榻⒌乃砂貭I,因此又自稱遲從武。
李耀廷與遲從吾是有姻親關(guān)系的,因為李耀廷的母親為遲氏,這樣一算,比遲興周(1867—1930)年長12歲的李耀廷應該是遲興周的表哥。據(jù)夏吟《民國昭通頭號富商遲興周和遲家大院》中介紹,年輕時遲興周曾跟隨李耀廷創(chuàng)業(yè),入股在宜賓開辦榮茂公商號,經(jīng)營茶葉、煙土、山貨和鹽,往來販運,因此獲利。李耀廷被王興齋賞識,進而入股天順祥,榮茂公號解散后,遲興周回到昭通,在北正街開辦了“興泰號”,主要經(jīng)營昭通各縣的天麻、半夏、黨參、三七、蟲草、大黃、牛膝、巴豆、白姜、石斛等100多種中藥材,遠銷昆明、成都、重慶、宜賓、廣州等地,同時,又把這些城市里販賣的棉紗、布匹、食鹽等百貨批發(fā)到昭通城來賣,后來還經(jīng)營水泥(以前叫洋灰)。因此,商號規(guī)模很大,從業(yè)人員有上百人,在北正街有20多個鋪面,占了大半條街。
遲興周生意做大后,所獲錢財一是用于宣統(tǒng)年間購買挑水巷原專城所總署修建遲家大院,二是資助地方的教育事業(yè)。昭通舊志中,記載了遲興周捐建之事。民國初年,改建昭通女子中學,“捐貲者,富商遲興周獨力成之也。”據(jù)介紹,民國十三年(1924年)遲興周捐白銀2000兩修建了德育女子小學(今德育街昭陽區(qū)第四小學內(nèi)),1948年,遲肇芬將東院騰出來,創(chuàng)辦了興周小學,由自己任校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興周小學停辦,原址被地毯廠和毛紡廠使用。三是助官府興修水利,1914年,與縣紳共倡修水利,并捐銀1000兩。1921年被舉薦為水利局局長,參與管理。
遲肇芬在抗戰(zhàn)期間,捐了10根金條作為抗戰(zhàn)經(jīng)費,一時傳為佳話。
遲興周對遲家大院進行了精心建造,房屋有高有低,主體建筑之外設(shè)計了月門、花園、假山等,亭臺樓閣,錯落有致。遲家大院東院及商鋪還兼具旅館功能,護國軍、護法軍、滇軍、解放軍等曾在遲家的房子里住過,東門院子甚至成為中共地下黨會澤支部的秘密聯(lián)絡(luò)處。
或許因為遲興周非宦非官,也不是教育文化名人,他雖然貴為昭通首富,做了不少善事,但在昭通舊志中卻沒有專門介紹,只是偶爾補注其捐資的事。這也是遲家大院的主人一直鮮為人知的原因。
遲氏的家產(chǎn)若干年后也回到其后人手中,現(xiàn)在又支持政府對院子進行保護利用,這是一件幸運的事。遲家大院獨特的建筑風格,保存了相對完好的舊式風貌,承載了昭通晚清及民國年間的許多商業(yè)信息和文化信息,殊為不易。修繕和恢復后的遲家大院正成為北正街文化街區(qū)的一個亮點,如果巧妙地植入新的文化業(yè)態(tài),必將為昭通旅游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