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2024-11-05 08:00在永善縣的一所學校里,教師們悉心呵護特殊孩子,引領他們進入知識的殿堂,幫助他們彌補身心缺陷,培養(yǎng)他們的生活技能,陪伴他們成長,用博大的胸懷浸潤他們脆弱的心靈,這所學校就是地處金沙江畔的永善縣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永善特校”)。
永善特校創(chuàng)辦于2014年4月,總面積6634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419平方米,是一所以招收聽力障礙、智力障礙、多重性精神病、孤獨癥、唐氏綜合征等障礙類學生為主的九年一貫寄宿制學校,現(xiàn)有教師22名,在校學生127人,送教學生62人。10年來,永善特校堅持把促進殘障兒童的進步與成長,為將來適應社會、獲得有尊嚴的生活作為辦學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為校訓,以“團結、勤奮、自律、和諧”為校風,以“敬業(yè)、團結、學習、務實”為教風,以“自信、樂學、進取、自立”為學風,秉承“教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的辦學理念和“缺陷補償為先,學科、技能為主,溝通交往為輔”的辦學目標,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注重精細化管理,努力把學校打造成特殊孩子的學園、樂園、家園。
以德立身用愛鑄魂
“人們總是喜歡用‘愛的教育’來形容教育工作者的偉大,而在永善特校,‘愛’就是我們這群人的底色。”談到學校教師隊伍建設時,學校黨支部書記康祝銀說。
2023年秋季學期一個炎熱的午后,一位老人來到學校辦公室,動情地跟老師們說:感謝老師,孩子變化很大,康祝銀不禁想起了培智四年級一班的學生張某成,他是一個患有智力障礙的孩子,兩年前他只會待在家里,性格孤僻、冷漠、暴躁,不會交流表達。
入校后,通過班級老師的細心觀察和評估,為他提供個性化輔導、啟發(fā)教育,現(xiàn)在他不僅可以進行日常語言交流,并且在生活自理、溝通交往、學科文化等方面都有了明顯進步。老人高興地說,孩子現(xiàn)在回家還會幫著放羊、洗菜、打掃衛(wèi)生,甚至照顧年幼的弟弟,特別是班主任余老師多次帶著孩子去治療甲溝炎,讓老人非常感激……“永善特教人”用愛的力量,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愛中學會了愛、得到了成長。
以德立學用專業(yè)促發(fā)展
只有堅定師德信念,才能鍥而不舍地追求專業(yè)成長,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永善特校全體教師共同的認知。
一直以來,永善特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一方面堅持“三化”(校本培訓多樣化、外出培訓常態(tài)化、歸來培訓實效化)培訓理念,通過新手亮相課、能手示范課、師徒結對幫扶課、黨員教師上示范課等方式,不斷營造互幫互學、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各教研組聚焦教學難點、康復訓練重點,通過集體討論研究,用實踐去驗證理論,形成了一套關于智力障礙孩子認知康復的課題成果。學校積極探索“4+X”育人模式(4即習慣養(yǎng)成、學科知識、康復訓練、生活技能;X即閱讀、舞蹈、樂器、書法、手工等特長培養(yǎng)),最大限度彌補孩子們的缺陷,挖掘潛能,健全人格,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生活適應能力,把特殊教育生活化落到實處,讓學生從“學”到“練”再到“用”,切實提高走進生活、回歸社會的能力,真正幫助他們?nèi)谌肷鐣蠹彝ァ?/span>
此外,學校還高度重視“活動育人”,每年策劃組織傳統(tǒng)節(jié)日、助殘日、運動會等大型活動;設計指導各類文藝節(jié)目,鼓勵學生參加……學校通過開展這些活動既打開了普特融合、交流的大門,逐步消除了普通人對特殊群體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向社會大眾展示了永善特教人的風采,贏得了各級領導及家長們的一致贊譽。
以德施教在務實中結碩果
6月7日,筆者走進永善特校,音樂室里傳來孩子們悅耳的歌聲;情景超市內(nèi),孩子們正排著隊學習購物;烹飪室里,孩子們在老師的演示下學包粽子;語言訓練室里,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朗讀詩歌……雖然孩子們身體存在某些缺陷,但在這個“溫馨家園”里,老師們?yōu)樗麄儾迳狭顺砷L的翅膀,讓他們有勇氣和信心面對未來的人生。
“培養(yǎng)好一名特殊學生,受益的是其背后的整個家庭。作為特校的一員,選擇特教這份職業(yè),就意味著選擇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在這條充滿荊棘卻又無比光明的道路上,我愿意成為一束微光,為學生驅(qū)散陰霾、點亮未來。”校長王靜深有感觸地說。
近日,家住永善縣青勝鄉(xiāng)民勝村的張某軍又迎來了送教上門的老師。今年11歲的他是一名先天性腦癱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無法正常上學,平時只能靠媽媽在家照顧。2021年,得知張某軍的情況后,特校教師李忠燕便開始為他提供“一對一”的定制化教學服務,這一教就是整整3年。
“送教上門”是永善特校針對不能入學的特殊兒童量身定制的特色教育。為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切實保障特殊兒童受教育的權利,讓特殊學子“足不出戶”享有公平且有質(zhì)量的義務教育,實現(xiàn)適齡殘疾兒童就學零拒絕、全覆蓋。自2014年起,永善特校在做好日常教學的前提下,每年制定切實可行的“送教上門”活動方案,選派優(yōu)秀教師組成4個送教小組,開展送教上門服務,為孩子帶去鉛筆、作業(yè)本、書包、大米、食用油、面粉、鞋子等學習用品和生活物資,對送教對象進行評估和全面了解,實行“一生一冊”,制定符合其發(fā)展需求的個性化的送教設計并精準施教,使重度殘疾少年兒童“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高質(zhì)量的教育,為每一位特殊兒童提升技能、有效康復打下堅實基礎。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逐夢前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永善特校將以辦好人民群眾滿意的特殊教育為目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主動作為、主動擔當,用耐心守護遲開的花朵,為每一名殘障兒童少年編織愛心花環(huán),插上夢想的翅膀,讓殘疾孩子有能力主動融入社會,選擇最適合的方式生存,創(chuàng)造價值,貢獻社會。
通訊員? 黃樺
(圖片由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