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4-12-25 09:20近日,大關(guān)縣吉利鎮(zhèn)營底村洋坪村民小組村民李章奎與妻子劉道潤在自己的山林間勞作著,他們將天麻種進林中,又將去年種植于林中的天麻采收回家,在收獲與種植間享受著綠水青山帶來的喜悅。
李章奎說:“我每年要種2000塘左右,今年的天麻可以挖五六千斤,目前已經(jīng)挖了3000斤左右,林中還有2000多斤,總共可以賣八九萬元。”
由于營底村的氣候和土壤條件與彝良縣小草壩鎮(zhèn)相似,10年前,小草壩鎮(zhèn)的天麻種植大戶便看上了營底村,到營底村租賃山林種植天麻,并聘用當?shù)卮迕駞⑴c種植。李章奎在幫工的過程中學會了種植天麻的技術(shù),便在自己的山林間開始種植天麻。
從一開始年收入五六千元到如今年收入八九萬元,夫妻倆一步步成為當?shù)氐闹赂粠ь^人。
劉道潤擔任洋坪村民小組組長多年,在擔任村民小組組長期間,她帶領(lǐng)村民承包民房改造等工程,不僅讓自己致富,還讓村民也增加了收入。在天麻種植上,他們夫妻倆盡可能地在技術(shù)上給予村民義務指導。目前,營底村適合種植天麻的火地、新坪、洋坪、茶園4個村民小組都開始種植天麻,種植天麻已成為當?shù)厝罕娫鍪罩赂坏囊粭l主要途徑。
見到筆者采訪,李章奎便開始挖天麻,急切地想向筆者展示他家種植的天麻。不一會兒,一塘天麻就出現(xiàn)在了筆者的面前。李章奎高興地說:“這一塘天麻至少有4斤!”夫妻倆挖了2塘天麻就裝滿了1撮箕,放在秤上一稱, 足足有10斤。
從2018年起,李章奎夫妻倆便開始在自己的荒山上種植筇竹和方竹。目前,李章奎家的部分竹林已經(jīng)可以采筍,僅2024年,他家的筇竹筍就賣了2萬多元,方竹筍賣了四五千元。在相關(guān)部門的指導下,多年前,李章奎夫婦還在自己的荒山上栽種了黃柏苗。如今,黃柏樹已經(jīng)達到出售標準,今年他們將部分黃柏樹以5萬元的價格賣給了商販,然后又在采挖后的地塊栽種了1000多株黃柏苗。
說起山林給他們家?guī)淼氖找妫钫驴驄D笑得合不攏嘴,劉道潤說:“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竹林可以采筍,等到所有的竹林都可以采筍的時候,收入更可觀。”
通訊員 : 朱仕洪/文? ?記者:毛利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