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南發(fā)布
2025-01-13 16:02“1935年2月,中共中央在大河灘莊子上召開了歷時3天的政治局會議。”冬日午后,一堂精彩的紅色文化研學活動在莊子上會議舊址前舉行,王開珩老師為240名學生講述了扎西會議的故事。
王開珩是昭通市威信縣扎西鎮(zhèn)大屋基小學語文教師,29年堅守教學一線。為提高教學質(zhì)量,她向身邊的老師請教,通過網(wǎng)絡向全國名師借鑒,通過閱讀跟著名人學,并運用于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
“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的手段,更是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源泉。”這是王開珩多年來教學實踐的心得。為讓學生快樂學習,她分層次設計教學課件,制定個性化教學計劃,引導學生開展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有效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
結(jié)合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欄目,王開珩精心設計了一系列以閱讀為核心的教學活動,建起了一套完整的閱讀指導體系。在給學生上推薦課和導讀課之前,她通常會有針對性地購買相關圖書閱讀,自己先把書讀透,以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向他們介紹書籍內(nèi)容,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文學的魅力。在她的引導下,閱讀成為了學生探索世界、理解自我、培養(yǎng)同理心的美妙旅程。“王老師的課堂很有趣,讓我體驗到了閱讀的樂趣,提高了寫作能力,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大屋基小學六年級學生武鈺希說。
為幫助青年教師成長,王開珩于2017年4月組建了昭通市名教師王開珩學術工作室,通過專業(yè)閱讀、課例打磨、教學研討、課題研究等形式,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與教學技能傳授給年輕教師,工作室連續(xù)3年被昭通市教育體育局考核為優(yōu)秀,帶動了34名工作室成員快速成長。“王老師帶領我們不斷鉆研、不斷成長,是我們教育前行路上的先鋒與楷模。”工作室成員毛秋云說。
29年來,王開珩扎根鄉(xiāng)村教育,用閱讀之光點亮了課堂,也用耐心、愛心、真心照亮了鄉(xiāng)村孩子們的求學路。去年10月,王開珩獲得“全國優(yōu)秀教師”稱號。
來源:云南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