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5-02-25 09:07沿著蜿蜒的山路行至巧家縣蒙姑鎮(zhèn)新塘村白沙溝村民小組,第一抹亮色來自方后現(xiàn)的橘子園。午后的陽光慵懶地灑在橘子園里,樹上的橘子散發(fā)著誘人的光澤。“方后現(xiàn)是我們村第一批種橘子的。”新塘村黨支部書記方世才介紹道,“方后現(xiàn)是白沙溝村民小組的組長,他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
新塘村海拔高、降水少、土地貧瘠,以往,村民的經濟支柱是種植烤煙和外出務工“。年輕人都外出謀生了,在家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種一些土豆和玉米,一年掙不了幾塊錢。”方后現(xiàn)說,“要想有改變,總得有人邁出第一步。一開始沒多想,就想著試種一下,畢竟種橘子不那么費勁,如果收成好、效益高,便是為大家闖出一條新路。”
“除了方后現(xiàn),還有好幾戶人家也在種橘子,目前規(guī)模最大的是方后華家的橘子園,有20余畝。”說著,方世才用手指了指對面的山頭,那正是方后華家的橘子園所在。走近一看,每一棵橘子樹上都掛滿了沉甸甸的橘子。
“我家的橘子是2022年種下的,有沃柑、椪柑和大雅柑幾個品種,今年都掛果了。”方后華熱情地介紹著,同時招呼大家采摘品嘗,“現(xiàn)在的味道是最好的,沒什么酸味,但由于管理經驗不足,個頭上有些不盡如人意。”
據悉,目前新塘村種植橘子的總面積超過了80畝,今年投產的約有20畝,預計明年能全部實現(xiàn)投產“。他們都是了不起的先行者,為新塘村找到了一條新的發(fā)展路徑。目前來看,橘子的產量和品質都達到了預期目標。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缺少灌溉用水和管護水平較低。”方世才表示“,接下來,村里會想辦法爭取更多的支持,積極組織現(xiàn)有種植戶和有種植意向的農戶外出考察學習,進一步提升橘子的品質,提升產品競爭力,盡量讓大家少走彎路。同時,引導更多的農戶加入進來,早日壯大新塘村的水果產業(yè),從而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讓我們村發(fā)展得更美更好。”
通訊員:張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