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5-03-15 10:06“鮮衣怒馬少年時,不負韶華行且知。”少年人意氣風發(fā),正是拼搏的年紀,為何總有人折戟沉沙?有人說這是命運的安排,但我并不這樣認為。若只是空想而無實際行動,終將一事無成。夢想是觸手可及的,又是遙不可及的,關鍵在于你如何看待和行動。
“現(xiàn)在不好好讀書,來年就吃社會的苦”,這句被說爛的老話,倒藏著深刻的道理。世人皆知讀書苦、社會苦、事事皆苦,可誰又能否認,熬過當下的苦,方能見未來的明?讀書未必是唯一的出路,卻是多數(shù)人靠近夢想的捷徑。
守長夢,不辜負
他們的夢里揣著對未來的向往。楊德旺最終留在了楊家山,守著這個小山坳,守著自己的小幸福。每個人的夢想都不一樣,就像小時候的楊德旺夢想當老板,現(xiàn)在卻每天在山坡上放牧。十年前,他天真地說:“我長大后要當大老板!”十年后,看完紀錄片的楊德旺感慨自己當年沒好好讀書,如今只能讓孩子跟著自己受苦。其實,守護家庭,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再看楊光喜,他的夢想是當一名科學家。如今,他也回到了楊家山,灰頭土臉地靠著微薄的薪水養(yǎng)家糊口。他有自己的小家,作為家里的頂梁柱,要承擔很多壓力。其實,誰不是負重前行?就像一只飛鳥,若不敢逆風振翅,不在暴風雪前蓄力,沒有直面挫折的勇氣,就創(chuàng)造不了奇跡。
守常夢,心態(tài)穩(wěn)
每個人長大后都會發(fā)生變化,但王青松的轉變卻令人唏噓。當年那個開朗的少年,怎么就變得沉默寡言了呢?我總認為對待困難應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心態(tài)要好,但當我看到王青松那雙無神的眼睛時,心中不禁涌起一陣酸楚。時光流轉,生活總是出人意料,沒有任何希望,沒有目標,這還算是真正的人生嗎?王青松如今與父親一同打工,眼中滿是疲憊,膚色也被歲月染得黝黑,這背后的辛酸,誰能真正體會?
再看楊濤,他曾經(jīng)的夢想是當一名教授。如今,他跟著同鄉(xiāng)張開發(fā)跳四筒鼓舞。這是送別離世之人的古老儀式,雖說收入微薄,但至少能夠支撐生活。楊濤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讓他從不認為生活沒有意義。
守舊夢,向遠方
雖然有夢想,但沒有實際行動,那也只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空想。人這一輩子會有許多遺憾。如果沒有遺憾,沒有追求,渾渾噩噩地度過一生,這樣又有什么價值呢?人應朝著夢想前進。劉冬梅是唯一在紀錄片中實現(xiàn)夢想的人,她為什么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呢?
劉冬梅今年大三,她從小便立下了要考大學的志向,并一直為之努力。當然,劉冬梅能夠考上大學,既得益于她的勤奮,也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像她這樣的同齡人大多已經(jīng)結婚,而她的父母不僅支持她考研究生,還從不催促她結婚,以免讓她為此分心煩惱。她的父母為了供她上大學,在昭通的一家餐廳打工,而劉冬梅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也利用假期兼職賺錢。為了夢想而奮斗,為了未來的光明而努力,我相信劉冬梅在未來一定會成為有一番作為的人。正是她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才成就了她如今的學業(yè)。同時,劉冬梅不僅專注于學業(yè),還注重鍛煉身體。我們也要像她一樣,既要努力學習,也要堅持鍛煉,做到勞逸結合,科學用腦。
少年何妨夢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當然,讀書并非實現(xiàn)夢想的唯一途徑,但卻是最踏實的。夢想就住在我們心里,只要我們努力,它便是觸手可及的。如果我們懶惰,夢想就會變得遙不可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墮落,如同一只不再飛翔的鳥,最終只能墜入山崖。因此,我們要堅持不懈,向夢而行。
大關縣復興中學51班 杜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