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25-03-22 13:202月21日,昆明醫(yī)科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一場歷時兩年多的生命接力賽迎來激動人心的時刻。來自永善縣的33歲小伙陳果,一位每日穿梭于大街小巷的普通送貨員,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為一位素未謀面、被血液病陰霾籠罩的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
時光回溯至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國多地肆虐,各地血庫紛紛告急。彼時,陳果正駕駛著他的送貨車,在永善的大街小巷奔波忙碌,為生活與家庭默默耕耘。當他看到醫(yī)療機構(gòu)發(fā)出的獻血倡議后,毅然走進了街頭的獻血車。
“我當時就想著,自己多獻一點血,說不定就能救一個人的命,這事兒我必須得做。”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陳果的眼神中滿是堅定。正是這次無償獻血時,他主動登記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從此,一顆關(guān)于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生命種子”,在陳果的心中悄然種下,等待著發(fā)芽的那一天。
2024年11月18日,來自云南省紅十字會的一通電話,打破了陳果平凡的生活。電話那頭,工作人員帶著興奮又鄭重的語氣告訴他:“您與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了!”
工作人員耐心地向陳果詳細講解了現(xiàn)代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知識,告訴他如今的捐獻已無須進行骨髓穿刺,只需通過外周血采集就能完成。“聽了工作人員的講解后,我覺得這是一次能救人命的機會,絕不能錯過。”陳果深知,這不僅是對一名陌生人的救助,更是作為一個有擔當?shù)某赡耆耍瑢ι鐣熑蔚挠赂铱钙稹?/span>
作為一名送貨員,陳果心里比誰都清楚,停工去進行捐獻意味著家庭收入會暫時減少。但他沒有絲毫猶豫,堅定地說:“錢沒了還能再賺,但生命只有一次,要是能用我的一點付出換來別人的重生,那太值了。”他的話語,如同冬日里的太陽,溫暖又有力量。
在高分辨檢測及全面體檢合格后,陳果于2月13日入住采集醫(yī)院進行造血干細胞捐獻前的準備。在接下來的7天里,他連續(xù)注射了5針動員劑以促進造血干細胞釋放到外周血中,最終在2月21日,經(jīng)過6個多小時的采集,陳果成功捐獻了274毫升造血干細胞。
看著那承載著希望的“生命禮物”被小心護送,陳果笑著說:“這次送的‘貨’,比我以往送過的任何一單都要珍貴。”這份承載著希望的“生命火種”,通過綠色通道跨越千里,用于挽救一名素未謀面的血液病患者。
這位平日里憨厚樸實的漢子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有些哽咽:“希望他(她)能快點好起來,去看看這世間的花開花落,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我相信,他(她)以后的日子一定會充滿陽光。”陳果的話飽含著最真摯的祝福,如同云貴高原上的春風(fēng),帶著溫暖與希望,飄向遠方。
據(jù)悉,陳果為永善縣第3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志愿者,同時也是昭通市第38例、云南省第439例、全國第19444例。陳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堅守善良本心,當愛心的召喚如晨鐘般敲響時,他沒有絲毫猶豫,用無私的善舉化成一束光芒,照亮了他人的生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