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5-04-03 09:55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好時節(jié),在鹽津縣灘頭鄉(xiāng)生基村的茶園里,新芽吐綠,茶香四溢,茶農們一大早背上茶簍穿梭其中,忙著采摘春茶,讓這個苗族聚居村充滿了生機與活力。
生基村群眾于2018年開始規(guī)模化種植茶樹,經過多年的發(fā)展,茶產業(yè)不僅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更成為推進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綠色引擎”。
村民王海花一家種茶有20多年,但由于品種和種植技術受限,經濟效益一直不是很好。2018年,王海花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對自家的茶園進行了提質改造,并積極參加了茶樹種植技術培訓,學習了管理經驗。經過近幾年的發(fā)展,如今,王海花家的茶樹長勢良好,產值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王海花笑著說:“茶葉可是‘金葉子’,我家有10畝茶園,一年能賣四五萬元。”
生基村先后建有3個茶廠,茶農不用出村就可以把茶葉賣出去。當地政府和企業(yè)還積極打造茶葉品牌,通過舉辦茶文化節(jié)、參加農產品展銷會等方式,提升生基村茶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另外,電商平臺的興起為生基村的茶葉打開了新的銷售渠道,村民通過直播帶貨、網店銷售等方式,將茶葉直接賣到消費者手中。村民吳應鑫的三叔是手工制茶人,吳應鑫通過電商平臺售賣他三叔制作的茶產品。叔侄倆一個制茶,一個賣茶,一年能掙6萬余元。現在,吳應鑫正一邊跟著三叔學習制茶,一邊摸索直播賣貨的技巧。
為進一步做大做強茶產業(yè),灘頭鄉(xiāng)黨委、政府加大對生基村茶產業(yè)的扶持力度,圍繞基地規(guī)模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的目標,加強技術指導,助力茶農擴大種植面積、提升茶葉品質,進一步夯實鄉(xiāng)村振興基礎。
一片片小小的茶葉,承載著苗寨村民的致富夢想。目前,生基村茶樹種植面積已超8000畝,受益群眾超1700人,茶樹已成為促進生基群眾穩(wěn)步增收的“搖錢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