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5-05-16 09:53編者按: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推動下,昭陽區(qū)在兒童福利領域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舉措,通過整合教育資源,顯著提升了孤棄兒童幫扶實效。昭通正道高級中學與福利院深度協作,免費接收28個孩子入學(小學15人、初中9人、高中4人),解決了孩子們的學業(yè)與心理發(fā)展難題,助力孤棄兒童健康成長。本版重點關注這些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展示他們在集體生活中的蛻變與成長,折射社會的溫度。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對每一位同學都給予無差別的關愛,15個孩子在我校已完全融入集體生活,性格也都開朗活潑。”昭通正道小學校長說道。2024年9月,正道小學免費接收了昭陽區(qū)福利院的15名適齡兒童,讓他們到校接受小學寄宿制教育。經過半年多的集體學習與生活,這些孩子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溫暖的大家庭。
“特別的獎勵給他”
“每周孩子們回到學校時,家長都會為他們準備豐富的零食,我注意到小勇羨慕的目光。小勇自小在福利院長大,因唇部發(fā)育缺陷被遺棄,雖然做過手術修復,但說話仍比較困難。我每周會帶一些零食,是專門買給小勇的。我告訴他,只要他勇敢發(fā)言,積極跟同學交流,就會得到獎勵。經過頻繁鼓勵,小勇越來越自信,發(fā)言更積極,也會經常跟我和其他同學分享心情,慢慢走出了封閉的小世界,融入了學校大家庭。”三年級(2)班班主任李老師說道。
小勇剛進班級時,他的膽怯給李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福利院的老師告訴李老師,因為發(fā)音微弱,小勇平時基本不說話。這讓李老師犯了難,“我很高興小勇能來我們班,因為以前我也會去福利院關愛孩子們,現在小勇就在自己班里,這既是一種緣分,也能讓我實現心愿。但要真正照顧好小勇,我覺得難度很大。”李老師說。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李老師格外關注小勇,有時候還會帶著他參加一些私人聚會,或者精心策劃活動,讓小勇和其他孩子多接觸。慢慢地,小勇變得開朗起來。看到小勇的進步,李老師感到特別欣慰。
“我很喜愛她”
一(1)班7歲的小靜同學很漂亮,有著大大的眼睛,性格開朗,也很黏人,是個人見人愛的小朋友。但是,宿舍的生活老師何老師最近比較擔憂,她說:“雖然小靜已經去福利院的醫(yī)院住了一個星期,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她夜里還是咳嗽,我很心疼。”
何老師具體負責小靜所在宿舍及另外一個宿舍孩子們的生活起居,包括叫起床、指導整理床鋪、打掃衛(wèi)生等工作。她總是盡心竭力地照顧孩子們,像媽媽一樣關心他們的課余生活。她注意到小靜夜里老是咳嗽,就每天都給她喂藥、量體溫。小靜小時候因為食管和氣管相連做過手術,所以只要受到一點病毒感染,就會引發(fā)她長時間的咳嗽。
何老師及時向教學老師反映情況,并聯系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將小靜送去醫(yī)院。這不,小靜回來后,醫(yī)院給她開了很多藥,何老師每天都按時照顧小靜吃藥,“這個孩子性格開朗,我很喜愛她。平時她穿的、用的,我都留心觀察著,缺什么我就給她帶什么。”一旁的小靜這時插話說:“這雙皮鞋是何老師送給我的。”她蹺起雙腳,向記者展示著腳上那雙帶有漂亮蝴蝶結的小皮鞋。“我會努力多照顧她,讓她盡快好起來。”何老師說。
“我長大了想當警察”
五(4)班的小坤同學臉上總是帶著笑容,但是他聽不大清楚記者的問話,總是要劉老師代為轉達。記者注意到,劉老師在和小坤說話時,唇形比較夸張,而且總是認真地與小坤對視。劉老師解釋道:“小坤聽力不好,但通過唇形輔助和眼神對視,我們可以順暢地交流。”劉老師解釋道。
在與小坤的交流中得知,他有一位警察爸爸,對方曾經領養(yǎng)他并把他撫養(yǎng)到了4歲,后來因為種種原因,對方又把他送回了福利院。“我爸爸經常來看我,有時還會帶我回家,我很愛他。”小坤說,“我長大了也要當一名警察,像我爸爸一樣。”
福利院的老師問小坤:“你假期要去哪里玩?”小坤開心地說:“我最喜歡上語文課,因為劉老師經常給我看課外書。劉老師說,他回家的時候要帶我一起回去。”劉老師是從云天化中學調到正道小學的,家住水富。他最近準備回家,打算把小坤帶回去,讓他和自己的孩子們一起玩耍。
在正道小學,記者接觸到的孩子們都很開朗。四(1)班的小黃同學跟記者分享了他最開心的事,就是和福利院一起來讀書的小兵同學玩耍。他說:“我們經常在一起玩,感情很好。小兵的學習成績不太好,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福利院,我都會輔導他。”
“孩子們進入正道小學讀書以后,變化很大,在生活習慣和社交技能方面提升很快。我們很感謝正道小學免費提供全寄宿學習的條件,讓孩子們得到了更好的照顧和更多的關愛。”昭陽區(qū)福利院工作人員王爸爸由衷地說道。
記者:劉靜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