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日報
2025-05-18 09:32編者按:今年5月18日是第三十五個全國助殘日,主題為“弘揚自強與助殘精神,凝聚團結(jié)奮進力量”。近年來,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各民族殘疾人的幫扶服務工作,營造了關心關愛殘疾人的濃厚氛圍,推動殘疾人事業(yè)取得了顯著成效。
昭通市殘疾人聯(lián)合會積極履行職能,圍繞殘疾人就業(yè)扶持、康復維權(quán)、醫(yī)療保障等方面,切實解決殘疾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廣泛動員社會各界愛心力量,實施多途徑、多舉措幫扶,舉辦各類主題宣傳活動,促進各民族殘疾人平等參與、融合共享,樹立自強、助殘新典型,激發(fā)殘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精神,讓殘障群體在平等與尊重中共享社會發(fā)展成果,讓溫暖與力量在全社會持續(xù)傳遞。
在永善縣蓮峰集鎮(zhèn)的街頭巷尾,有一位身材瘦小的女性,她身高1.1米,體重不足40公斤,走路時步伐雖有些蹣跚,但眼神中卻透著無比的堅定與溫暖。她就是李敏,一位身患多重殘疾卻心懷大愛的農(nóng)村婦女,用自己的人生書寫著以殘助殘的動人篇章,成為當?shù)貧埣踩诵闹凶钯N心的“家人”。
命途多舛? ?堅強撐起破碎家庭
1966年2月,李敏出生在蓮峰鎮(zhèn)蓮峰社區(qū)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小時候的她和所有孩子一樣,天真無邪,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然而,7歲那年,一場重病突然襲來,這一病就是漫長的7年,折磨得她痛苦不堪,身高也永遠定格在了1.1米。
好不容易熬過了病痛的折磨,命運似乎還不打算放過李敏。高中畢業(yè)那年,滿心期待著能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李敏,卻遭遇了落榜的沉重打擊。還沒等她從落榜的悲傷中緩過神來,父親又因病去世。看著母親日漸憔悴的面容和家中冷清的景象,李敏的心仿佛被刀割一般。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她是這個家唯一的希望。
從那以后,李敏踏上了艱難的自學之路。她跟著村里的老人學習手工編織,哪怕手指被針扎得滿是針眼,鮮血直流,她也只是簡單地包扎一下,又繼續(xù)拿起針線。為了多賺點錢,她還學會了縫紉技術(shù),在蓮峰集鎮(zhèn)租了一間小小的門面,做起了縫紉兼手工織品生意。她誠信經(jīng)營,對待每一位顧客都熱情周到,慢慢地,生意有了起色,生活也漸漸有了好轉(zhuǎn)。
勇立潮頭? ?上進開啟創(chuàng)業(yè)新程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浪潮席卷而來。李敏敏銳地察覺到,電腦將會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0年,在那個政府機關都還沒有大量使用電腦、復印機的年代,李敏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主學習電腦操作,開了一家名為“東升打字復印服務部”兼照相門店。“東升”,寓意著奮斗的起點,也承載著她對未來的希望。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敏的電腦操作越來越熟練,生意也越來越紅火。2003年,李敏通過網(wǎng)絡結(jié)識了來自遼寧省的愛人。相同的經(jīng)歷和共同的愛好,讓他們走到了一起,并生育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從此,李敏擁有了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然而,她的心中始終牽掛著那些和她一樣身處困境的殘疾人。
暖心助殘? ?貼心成為知心大姐
日子越過越好,李敏始終沒有忘記初心。在丈夫的支持下,她決定去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最初,她為困難殘疾群眾提供免費復印和照相服務,看到殘疾人臉上露出的笑容,她的心里充滿了溫暖。
漸漸地,李敏的打字復印店成了殘疾人咨詢政策、尋求幫助的集散地。她深知殘疾人在生活中面臨的諸多不易和困難,為了更好地幫助他們,她努力學習助殘政策知識,自費深入各村(社區(qū))開展入戶調(diào)查,全面摸清了蓮峰鎮(zhèn)殘疾人的情況。她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每一位殘疾人家中,把自己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殘疾人,幫助他們提升謀生能力。
李敏每到一個殘疾人家庭,都會主動留下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并通過電話、QQ或微信與殘疾人交心談心。她還經(jīng)常把殘疾朋友們接到自己家里,和他們一同學習。她細心地指導他們學習手工編織,從最基礎的針法教起,一遍又一遍,直到他們學會為止;她耐心地教他們說普通話,糾正他們的發(fā)音,幫助他們能夠更好地與人交流;她還鼓勵他們唱歌,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情感。
李敏不僅在生活上關心殘疾人,還在精神上鼓勵他們追求夢想。在她的感染下,許多原本自卑、內(nèi)向的殘疾人逐漸變得開朗起來。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都喜歡找她傾訴。為了幫助更多的殘疾人,李敏先后捐款6000余元,為殘疾學生購買生活學習用品。
李敏還創(chuàng)建了蓮峰助殘志愿服務隊,帶領志愿者們開展助學、助殘活動。在她的帶動下,身邊的一些愛心人士也紛紛加入到助殘志愿服務隊,成員從最初的12人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590余人。志愿者們自發(fā)組織捐資助學活動,用籌集的善款購買學習用品,幫助殘疾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
榮譽加身? ?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李敏的無私奉獻和積極工作,贏得了殘疾人的信賴,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贊譽,更獲得了黨組織的認可。1996年6月,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此后,她先后獲得“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昭通市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稱號。2018年,李敏家庭獲評云南省“最美家庭”、昭通市“最美家庭”。
面對這些榮譽,李敏沒有驕傲自滿,而是始終堅守初心。她依然每天忙碌在助殘一線,用對生活的樂觀態(tài)度去感染身邊的每一位殘疾人。她總是面帶微笑為殘疾人朋友解讀國家殘疾人政策,對于那些重度殘疾人及其監(jiān)護人,她會根據(jù)不同的殘疾情況,采用不同的方法開導他們,讓他們在生活中找到屬于自己的樂趣和價值。
李敏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殘疾人前行的道路;她又像一座燈塔,為殘疾人在茫茫大海中指引方向。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身殘志堅、什么是無私奉獻。她說,自己會繼續(xù)以殘助殘,做殘疾人的“貼心人”,讓更多的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