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wǎng)
2019-11-14 09:33?
我在普洱市景邁山古茶林徜徉的時間很短。
對普洱茶知識及其文化意義的淺薄無知和孤陋寡聞,在這短暫的逗留間,茶林既沒有給我行走原始森林時所帶來遼闊的幽深感,也沒有帶來穿梭在森林里所擁有曠遠的寧靜感。原以為,走進這茶林,站在這長了上千年的茶樹前,我的心靈會受到某種程度的震撼。但站在這里后才發(fā)現(xiàn),這種希望在沒有預(yù)兆的時候,就在一個未知的地方,夭折在了我學(xué)識的無知和內(nèi)心的麻木里。走進這樣一片目前全世界種植年代最久遠、連片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有著“茶樹自然博物館”和“世界茶源”之稱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我似乎只是走進了一片長滿普通雜木的山林里。甚至,它們中最大的樹,還沒有我曾經(jīng)見過的很多樹粗大。它們也缺少了那種一眼看不到邊,想找一條出路也不知從何而尋,不知自己身處何處的森林縱深感。
那棵匍匐于地的樹有合抱粗,身上滿布著褐色的樹皮,枯干得已開始腐朽。它在我獨自行走于林間時進入了我的視野。它的枝干,早已不知去向。只有四五枝,留下20厘米長的一段,似乎也沒有統(tǒng)一目標地錯落著,插在樹干那枯死的皮里。樹尖的一部分,因為一個很明顯的鋸口,被分成另外一段,還在斜斜地躺在那兒。我不知道這棵枯死并已被伐倒的樹在這里已躺了多久。我不知道它的那些或粗或細的枝干和樹葉是被它的主人搬回了家,還是已經(jīng)歷了自身的生命輪回,腐化成了肥料融入進大地。
俗話說,十年以上的樹就會有神性,這樹是有好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了吧?
那個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講解員說,這看去沒有一點交界痕跡可尋的茶林,哪棵樹是哪家的,茶民們心里記得很清楚,一點點的錯都不會有。更主要的是,雖無交界,也沒有誰會去采摘別人家的茶,就是別人家的茶樹枝枯了、茶樹死了,也不會有人去取。在他們的心里,每一棵茶樹,都是上天賜予他們的神物。該給他們的,他們會盡心、盡力、盡情地享用;不該給他們的,他們分毫不取。
我知道了這棵進入我視野的枯死且已倒下的樹,除了它的主人,為什么沒有誰會搬去占為己有。
當(dāng)我們走進一家農(nóng)家小院里,我看到有捆成一捆一捆的木柴,一排一排地立在屋前,長長地立了三四排。他們?nèi)晁玫娜剂希际沁@種木柴。在我的眼里,那匍匐于地已開始腐蝕的粗壯的茶樹,劈成柴塊搬回來,肯定比這些成捆的雜木好燃燒。對于所用之物,我們誰不想使用更好用的呢?
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村寨后,我已分明感覺到,無論是拉祜族、傣族還是布朗族,他們都是勇敢的,充滿了力量的民族。他們不是沒有將這棵樹占為己有的力量和勇氣。
我想起了講解員的那句話:每一棵茶樹,都是上天賜予他們的神物。
我知道了,是他們內(nèi)心里的那份敬畏之心,讓他們絕不去取不該取的,讓他們將自己的力量和勇氣,都只付諸于該付諸的地方。
幾天的采風(fēng)活動,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對天對地對自然和神靈的敬畏之心之情。我一直覺得,我們需要擁有一顆敬畏之心。只有有了敬畏之心,對人對事對物對自然,我們的心里才會擁有一條底線。
無畏,或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所謂的財富,一些所謂的地位。而心有所畏后,上天或許會賜予我們更多的東西。
據(jù)說在布朗族的傳說里,布朗祖先叭巖冷種植茶園,并給后代留下遺訓(xùn):留下金銀財寶終有用完之時,留下牛馬牲畜也終有死亡時候,唯有留下茶種方可讓子孫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想想,就算是布朗祖先留下了這茶種,如果他們這些子孫不愛之、惜之、畏之、敬之,恐怕也是早已將其取竭用盡。
心存敬畏,我們便容易得到滿足,就算上天沒有賜給我們財富和地位,我們也會少去一些抱怨。少了抱怨,這本身就是上天給我們的另一種賜予。因為只有盡可能地少去抱怨,我們才會擁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
在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縣的老達保寨,我真正感受到了拉祜族人的快樂和幸福。這是一個典型的拉祜族村寨,據(jù)說全寨的人均為拉祜族。來之前,對“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這種說法,我曾心存疑惑。走進老達保寨以后,我疑惑釋然。在這個《快樂拉祜》旋律唱響的地方,看著那一張張快樂和幸福的臉,我看到了他們的舞蹈,聽到了他們的歌曲。歌舞的隊伍里,小到剛學(xué)會走路不久的一歲多兩歲的小孩,老到七十多歲的老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無論他們的經(jīng)濟條件好與不好,他們所有的語言里、歌舞里,無不散發(fā)著一種快樂和幸福的氣息。融入這種氣息后,甚至忘記了自己是一個什么樣角色的人。你擁有的,你剩下的,只是和他們一樣的快樂和幸福。
我們所有的追求和努力,不就是為了這種快樂和幸福嗎?
他們幸福的笑顏就像花朵一樣,這樣的感覺是那么地像景邁茶林里那些茶樹上開出的花朵。我不知道那花叫什么名字,我卻久久地立于它們的面前,不愿離去;就是離開茶林后,它們的樣子,也還在不時地出現(xiàn)于我的腦海。它們生長于茶樹樹干上那些長有苔蘚的地方,一團團,一簇簇;花莖綠里透黃,細細的,有些修長,卻不算高。花朵全然紅色,鮮鮮的、艷艷的。在綠色的茶樹葉子和褐色的茶樹樹干間,這花雖然顯得微小,卻又是那么的奪目。
如果每一棵茶樹都是上天賜予茶農(nóng)們的神物。那么,那茶樹上長出的花朵,就是上天賜予我們每一個人的神物。
(作者:楊恩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