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昭通新聞網
2024-10-23 17:54金秋十月,丹桂飄香。一場跨越山海的教育交流盛事在上海與昭通之間溫暖上演。10月12日至19日,上海教育人才“組團式”幫扶昭陽區(qū)北閘鎮(zhèn)中學團隊精心策劃并組織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訪學交流活動。由幫扶副校長任麗菊帶隊,來自北閘鎮(zhèn)中學的6名骨干教師和10名優(yōu)秀學生踏上了前往上海的交流之旅,共同見證了滇滬兩地深厚的教育情誼,以及攜手并進、共育桃李的堅定決心。交流活動期間,師生們深切感受到了上海教育的先進理念和實踐經驗。
山海相望,教育情長。昭通,地處云貴高原,山川壯麗;上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兩地雖相隔千山萬水,自滬滇協作開展以來,教育幫扶的橋梁早已牢固搭建,成為連接兩地人民情感的重要紐帶。此次訪學交流活動,是這一戰(zhàn)略合作的生動實踐和深化拓展,旨在通過親身體驗與交流學習,促進北閘鎮(zhèn)中學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增進兩地師生的相互理解和友誼。
深度互動 共話成長
10月的上海,秋高氣爽、碧空如洗。
上海市松江區(qū)為此次訪學交流精心安排了一系列活動,讓全體師生獲益匪淺、不虛此行。訪學期間,他們參觀了多所知名學校,包括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學,以及在教育創(chuàng)新方面走在前列的現代化學校。通過聽課、研討、座談等形式,師生們深入了解了上海教育的先進理念、教學模式和管理經驗,并就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學生評價等話題與上海同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師生們還積極參與了文化體驗活動,感受上海的歷史底蘊和創(chuàng)新精神,進一步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10月12日清晨,北閘鎮(zhèn)中學的師生們帶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上海的憧憬,踏上了前往上海的旅程。旅途中,師生們難掩激動之情,紛紛表示將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將所見所學帶回昭通,為家鄉(xiāng)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10月15日,北閘中學的師生來到了上海市松江區(qū)立達中學,參觀了立達中學的校史館,隨后步入美術、音樂專業(yè)教室,現場觀摩了音樂學科的專業(yè)教學。10月16日上午,師生滿懷敬畏之心參觀了中共一大會址,重溫黨的發(fā)展歷程,緬懷革命先輩事跡,進行了一場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為了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上海的本土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上海市松江一中還安排訪學師生參觀廣富林遺址,增強學生們的文化認同感和自豪感。
10月16日下午,北閘中學的6位教師來到了上海市松江二中,了解了松江二中的辦學歷史、學生管理與校園文化建設。恰逢松江二中120周年校慶,學校正舉行雙新研討展示活動,6位老師仔細觀摩了一堂足球教學展示課。隨后,大家又參加了信息組展示課的微論壇活動,聽取了上海市專家對本堂課的意見與建議。
北閘中學136班學生錢欣純:“在這次交流中,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友善,互相幫助,這個班級的學習風氣很好。我的小伙伴是一個積極陽光,關愛小動物,很有愛心的女孩。在相處中我不僅學到了很多新知識,體驗了不同的風土人情,還拓寬了自己的視野,收獲了頗多。”
滿載而歸 攜手并進
一周的時間雖然短暫,但北閘鎮(zhèn)中學的師生們卻收獲了很多的知識。他們表示,這次訪學交流活動不僅讓他們親身體驗到了上海教育的先進性和創(chuàng)新性,更激發(fā)了他們投身教育事業(yè)的熱情和信心。在未來的日子里,他們將把所學所得融入日常教學工作中去,努力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為北閘鎮(zhèn)中學乃至昭通市的教育事業(yè)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同時,此次活動也進一步加深了滇滬兩地教育界的交流與合作。雙方表示將繼續(xù)深化合作機制、拓寬合作領域、創(chuàng)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兩地教育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為實現教育公平和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
求學之行,不以山海為遠。思變之心,不以艱難為騖。北閘中學老師梁登蓮表示,為期7天的訪學活動,在緊張的觀摩、學習、研討中結束了,但訪問學校的管理理念、領導專家的專業(yè)能力、學校師生的綜合素養(yǎng)、校園文化的勃勃生機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發(fā)了我們太多思考。此次參觀交流活動加強了校際之間的經驗交流,在互動中實現了教師間的教學相長、管理得方、互助共進。愿我們教育同心,溫暖同行。
滬昭一家親,山海情更深。在滬滇協作的大潮中,北閘鎮(zhèn)中學師生們的訪學交流活動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但正是這一朵朵浪花,匯聚成了推動教育進步的磅礴力量。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活動,讓更多的孩子受益,讓兩地的教育合作之花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昭通市融媒體中心記者:莫娟? 通訊員:劉安紅? 文/圖
校對:胡遠松?